本报讯 2022年以来,泗县探索发展丝苗香米产业“产”“供”“销”集成体系的发展新模式,通过优化经营机制、拓宽销售渠道、申请注册商标、打造农业品牌,进一步推动形成新型产业业态。
聚农户,建主体,优化产业经营机制。泗县积极探索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建立了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丝苗香米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机制整合,打出发展集体经济的“组合拳”。通过土地流转及“大托管”模式,发挥规模效应,提高丝苗香米作物种植及田间管理效率。
引品种,建基地,形成产业示范作用。泗县联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优选“19香”丝苗香米水稻品种,以省属国企结对帮扶工作为重要发力点,协调徽商银行帮扶工作组进行资金及信贷支持,引入“金融活水”,共建丝苗香米产业基地。该县坚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水稻深加工生产,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尝试水稻种植基地配套文旅产业的有益探索,深挖区位优势,开拓文化资源,汇聚起农业与文化相交融的多方合力。
搭平台,创品牌,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泗县组织开展丝苗香米产品推介及展销活动,充分发掘采购及助销渠道,2022年由徽商银行等省内各机关团体及爱心企业集中采购丝苗香米35吨,搭建起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绿色通道。该县首创“互联网+商业+金融”模式,探索以互联网作为零售载体的实践路径,积极搭建线上销售渠道,联系徽商银行及第三方电商平台公司,在徽商银行手机银行及微信小程序搭建丝苗香米助销专区,为农副产品上市销售注入新活力。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涛 通讯员赵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