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朋和父母。
今年刚满18岁的高金朋,出生在利辛县阚疃镇刘圩村穆庄一农民家庭。3岁时就成了留守儿童,经过刻苦学习,今年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
“前几天刚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目前还没有安排其他的事。”7月29日,高金朋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进了北大以后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
3岁时和姐姐成了留守儿童
“金朋被北大录取了!”消息传到利辛县阚疃镇刘圩村,在这个典型皖北小村还是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考上北大真的不容易。”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镇政府有关人员告诉记者,高金朋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都是年老多病,家庭也没有固定收入,经济状况不是很好。高金朋一岁半时,父亲就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高金朋3岁时,母亲也跟随父亲一起外出,三岁的小金朋和姐姐就成了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在金朋读二年级的时候,爷爷生了场大病,生活就完全不能自理,于是奶奶只能全天候照顾爷爷,小金朋便和姐姐一起被送到利辛县城的一所可以寄宿的学校读书,每逢周末和放假就到姥姥家去住。姥姥姥爷除了照顾他们饮食起居,其他的也顾不上,然而,小金朋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从小每天到家就是自觉学习,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保持年级前几名的好成绩,奖状塞满了家里的抽屉。
高考结束买第一部智能手机
中考时高金朋以优异成绩进入利辛一中的51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成为班级里的佼佼者。每次摸底考试总分一直保持在年级的前20名,他每天坚持自习,常常在深夜还在自习室苦读。他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高二期间,由于怕受到疫情影响,耽误上课,周末或暑假他也几乎不出校门,申请留校学习。
高三期间也是如此,除非需要理发了才外出一下,由于爷爷常年生病,姥姥在他高二时又突然罹患恶性肿瘤病倒,家里瞬间陷入困境,他深知父母的艰难窘境,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向家长索要衣服和零花钱,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在上学期间,除了家长给饭卡充钱在食堂吃饭外,几乎没有其他支出。直到今年高考结束,父母才给他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
进北大后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当被问到有没有想过能考这么高分时,他说:“不敢相信!平时摸底考试没有进入过前三名,可能是这次发挥得比较好,才让自己侥幸考得这么好。进了北大以后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我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王振宇通讯员何彩云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