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3版
发布日期:
全国人大代表张莉——
为了让百姓更安全更安心
  “建议检察机关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点新领域加大监督办案力度,进一步明确监督办案的重点,找准系统治理的方向,改进诉源治理的方法,监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统一正确实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执法司法衔接协作的建议。
  为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初,张莉通过深度调研注意到,针对耕地污染、农药化肥残留和农贸市场、冷链运输、电商平台环节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国家加大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力度,特别是检察机关开展为期3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办理了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在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1日实施的修订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专门增设检察公益诉讼条款,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努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张莉代表在建议中说。
  从严守食品安全到建立兽医防疫体系,从畜禽业扩面提质发展到畜禽粪污、农膜的污染治理,从保障农村妇女权益到规范未成年人的儿童食品,从探讨儿童票购买标准的制定到建议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自2018年当选十三届全国人代表以来,张莉所提出的4个议案和40多份建议,大多与安全相关,分别涉及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身安全。
  “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走进田间地头、乡镇社居,调查了解情况,听取基层一线的意见,尽己所能做好国家政策和人民意愿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为的是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安心的环境。”张莉告诉笔者。
  2018年是张莉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作为一名当时还是从事农产品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她关注到老百姓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心。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私屠滥宰和畜禽养殖场的污染事件,她在当年安徽代表团审议最高检工作报告时,建议检察机关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和生态环保犯罪的打击力度。
  近年来,随着农膜投入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白色污染”已成为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张莉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全省虽然建立了三级回收网络,但地膜由于薄、透、易破碎且利用价值不高,回收后堆弃在田间地头或回收网点并未被处理。为此,她研究了周边苏浙沪等地的做法,提出了将其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进行有效的闭环管理的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采纳。
  前些年,我国除民航外,乘坐公共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时,儿童票往往都是以身高为标准。“对于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部门而言,以身高为标准来判定儿童享受优惠票的规定是直观、易行的,但如果按身高‘一刀切’,往往会令高个子儿童享受不到应有的福利,未免‘有失公平’!”张莉调研发现这一问题后,积极提出了儿童票标准应以年龄划分的建议。她在建议中指出,近年来,因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我国儿童群体身高不断提升,传统的按身高为标准的政策已经不合时宜,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间发育的差异及带来的公平问题,但铁路等部门的优惠政策却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该项建议得到国务院妇工委、文旅部、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并采取了相应措施,让青少年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2022年,张莉代表在调研中注意到,现在超市里有不少食品都贴有“儿童”标签,包括儿童酱油、儿童牛奶、儿童香肠等等,但是这些所谓的儿童食品是否真的适合儿童食用,无法判定。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层面也缺乏统一的标准。针对这一问题,张莉提出建议应专门立法,加强专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从而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去选择更适合儿童青少年的食品。2022年9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北京召开“儿童食品”管理专题研讨会,对该建议进行了专家论证和答复,要求严格儿童食品的市场监管。
  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张莉多次参加检察机关的活动,对检察工作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特别对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有独钟”。她告诉笔者,2021年,应最高检的邀请,她前往青海三江源地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调研。其间,她切身感受到检察机关为保护“中华水塔”和每一个微小的生命所付出的艰辛。
  “我为人民履职,也在履职中成长。”张莉真诚地说,“在人大代表的舞台上,我逐渐学会了从宏观的层面、广泛的社会视角分析问题,同时也感受着检察公益诉讼对民生的关注、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尊崇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吴贻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