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太湖县小山村来了博士服务队
  中国青年报7月31日报道 “来了,来了,博士们来了!”7月17日上午,雨过天晴,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弥陀镇长林村显得更加秀美怡人。当天,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童宏葵领着校内教师组成的博士服务小分队,与安庆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辉一道,驱车辗转山路近4小时,终于到达这个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小山村。
  作为弥陀镇唯一的深度贫困村,长林村于2019年实现贫困村出列,2020年全部脱贫。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派驻的工作队,帮助村里完善了基础设施,带动村民发展茶叶和油茶产业,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增收。
   博士暑期下乡送技术
  村夫野老传统手工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创始人周光奇原先在安庆经商,时常想念外婆做的腌制品,于是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工艺工序,成功制作出“腊鱼丁”,使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得到传承。后来,企业又开发出自然发酵的豆腐乳,解决了同类产品保质期短、入口粗糙等问题。
  这一天,刘冬博士就是冲着这一块块小小的豆腐乳而来的。刘冬是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的微生物学博士,研究方向是食品发酵与质量安全,现在是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农林与服装学院副院长。
  刘冬至今犹记得第一次与周光奇见面时的情形。当得知学院设有食品专业时,周光奇激动不已,“技术的问题终于找到人了!”在刘冬的指导下,豆腐乳的用盐量降了下来,由此解决了传统工艺偏咸的问题,同时又延长了保质期。
  事实上,这支博士服务队提供的是全方位技术支持,贯穿产业链的上下游。当天,研究方向为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的博士李婷,带着两名学生进行了一场56分钟的直播,为村夫野老传统手工食品有限公司助销农产品。在李婷看来,这一次直播示范,意义不在于实现多少销量,而是让企业树立新媒体营销的理念——“好的产品,借助网络,才能更好地走出大山。”
  博士科技特派员是“多面手”
  当天,童宏葵和李萍博士团队来到村里的水稻基地。童宏葵蹲在田埂上仔细观察,发现一株稻苗长得萎靡不振,便询问李萍原因。
  李萍拔起一看,闻到一股臭味,便分析道:“由于前期水稻受水灾严重,患上了细菌性基腐病,另外,单季晚稻还容易患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病虫害。”她当场讲解了防治方法,还与当地的两名农技员曹俊、李全胜加了微信,便于以后及时指导。
  李萍在安徽农业大学“一口气”从本科读到博士,现在是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授,主要从事真菌及植物真菌病害研究,涉及植物真菌病害诊断与鉴定、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领域。
  “虽然专业研究的是病害,但是对虫害也很懂。”李萍自信地告诉记者,读研究生期间,她在水稻实验站和植保站待过好几个月,对庄稼常见的问题非常熟悉。
  作为安庆市的科技特派员,李萍可谓是“多面手”,既要制定瓜蒌、辣椒和金丝皇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还要开展土壤情况调查,为植物施肥提出指导性意见,此外还要带领团队成员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