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泳场馆生意火爆。
日前,合肥一名15岁男孩游泳时发生溺水。幸运的是,他及时被人发现并实施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儿童溺水时身体是直立在水中的,动作像是在爬一个隐形的梯子。”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嵇霆表示,入夏以来,该院已接诊多起溺水病例,患者基本为儿童及年轻人。
关键词 预防溺水
15岁男孩在水塘里游泳发生溺水
随着气温升高,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嵇霆表示,每年夏天他们都会接诊一些溺水的患者,今年也不例外。
日前,15岁的文涛(化名)在家附近的水塘里游泳时发生了溺水。幸运的是,当时在水塘边钓鱼的人及时发现了他,在采取了急救措施后及时将其送到了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
“这个孩子非常幸运,因为在岸边得到了及时抢救,而且抢救是比较规范的,他送来时处于清醒的状态,没有生命危险。”嵇霆表示,溺水事故多发生在水塘和不正规的游泳场所。
儿童溺水多表现为直立在水中
并不是每个溺水者都像文涛一样幸运。“几乎每年夏天都有溺亡事件发生,因此家长带孩子游泳时一定要随时保持警惕,让孩子始终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嵇霆提醒,孩子溺水并不像电视里表现得那么戏剧性,很多时候是“无声溺亡”,没有挣扎,甚至大人就在身边也浑然不知。
为什么儿童溺水时多是悄无声息呢?嵇霆表示,孩子溺水的时候,很难像电视剧中那样在水面上伸出双手挥手呼救,因为这时候孩子处于缺氧的状态,无法上浮到水面,虽然口鼻偶尔露出水面,但是来不及呼喊,乍一看就像是直立在水中,像爬一个“隐形的梯子”。
身边有人发生溺水应这样做
嵇霆建议,如果身边有人不幸溺水,应立刻拨打120电话,再评估溺水者的意识。先拍打溺水者双肩,并大声呼喊,同时,还要进行控水,把溺水者的面部朝下,身体垫在施救者腿上,拍打背部,尽量将水控出。查看溺水者的呼吸和脉搏,用手触及颈动脉,即喉结旁两横指处,观察其有无胸廓起伏。如果没有呼吸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还要开放气道,先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有呕吐,需要将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毛巾清除呕吐物;随后要保证周围空气流通,让溺水者得到氧气供给。用两指捏紧溺水者的鼻孔,口对口连续吹气2次;解除患者的衣领和腰带,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两手十指交叉、重叠,两臂垂直,用身体向下压5-6厘米,每分钟不少于100次,直到急救人员的到来,同时注意保暖。
这些特殊人群不建议游泳
“游泳是属于中强度的体育运动,下水前应做一些热身运动,拉伸肌肉,让心脏供血有一定的预防量,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嵇霆表示,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游泳这项运动的。
“游泳对换气是有要求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气肿、肺大泡等疾病的患者不适合游泳。此外,耳部患有疾病者不宜游泳,如中耳炎、耳聋者等。我们的内耳,有协助身体平衡的功用,由其病变引起耳聋、眩晕的患者,游泳时易失衡溺水。耳聋者中耳内调节平衡的器官也会受到损伤,从而削弱了身体平衡能力,常因失去平衡而发生溺水事故。”
“我们曾接诊过出现脑血管意外的游泳者。”嵇霆提醒,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高血压会诱发卒中)和精神失常的人,下水容易突然晕倒或失去知觉,因此不建议下水游泳。
此外,患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红眼病、性病、体癣等传染性疾病患者,从保护他人角度出发不可参加游泳,以防止传染病传播。妇女月经期、孕妇、产后两个月内、人工流产或结扎输卵管一个月内、上环后半个月内均不能游泳。
需要注意的是,空腹、饱腹等情况下不适合游泳。空腹时,人体血糖低,如下水游泳,极容易引起大脑缺氧,甚至发生窒息。饱餐后即刻游泳,胃与心肺负担过重,容易引起昏迷和呕吐。
关键词 泳池卫生
五岁儿童游泳时感染腺病毒
在关注游泳安全问题的同时,泳池卫生同样值得关注。
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泳池的温度、湿度条件很适合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尤其是缺乏阳光直射的室内游泳馆。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紫外线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当腺病毒携带者进入泳池后,池水就有可能造成腺病毒传播。
“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个腺病毒感染的患儿,这个孩子年龄在五岁左右,来的时候出现了发热、眼睛红、皮疹、呕吐等表现。”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张蔷判断该患儿为腺病毒感染。
张蔷表示,每年夏季她都会接诊一些腺病毒感染的患儿,但数量并不多。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年龄段的人均可感染腺病毒,但腺病毒最爱攻击5岁以下儿童,其中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容易“中招”。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咽痛、结膜炎、腹泻、呕吐等症状。家长不必因此而恐慌,因为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多为对症治疗,轻症患者一周左右即可自愈。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如持续性高热、心慌、气促等,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不建议两岁以下幼儿去公共游泳池
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合肥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目前尚无可供普通人群使用的腺病毒疫苗和特效药,以预防为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遮住口鼻;室内多通风;避免和他人共用杯子、餐具;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多饮水,合理膳食,保证睡眠,注意锻炼身体。
疾控专家提醒,不建议2岁以下幼儿去人多的公共游泳池。成人及儿童应选择有“卫生许可证”、卫生状况好的正规游泳场所;游泳前后要认真清洁身体;游泳时要戴好泳镜、泳帽,避免眼部接触池水;游泳时尽量不要吞咽池水。如果感染了腺病毒并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周边人员建议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