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农村大妈直播仨月 “吹”来50多万粉丝
  近日,来自宿州农村的55岁大妈周海艳,凭借着高超的唢呐演奏水平,惊艳了直播间百万网友,让人惊呼“高手在民间”。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朴实而不善言辞的周海艳表示,传统艺术能够得到那么多网友支持与喜爱,自己也没想到,特别激动。“很多人主动联系我,说要来跟我学唢呐,下一步我得好好想想,怎么把培训班办起来。”
  自幼学习吹唢呐,直播仨月火了
  周海艳出生于宿州市灵璧县菠林村,6岁就喜欢上了唢呐,并跟着父亲开始学习吹唢呐。9岁时,她能一个人带班去各个村演出,吹红白喜事。“那会儿活多,忙得很,我曾经一个月都不着家,晚上就睡在农村人家麦草铺的地铺上,吃了不少苦。”
  后来,演出机会越来越少,村子里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周海艳却选择了坚守。“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吹唢呐能吃上肉,感觉很不错。现在在家守着,感觉只够基本生活的。但是几十年来一直吹唢呐,我感觉舍不得把它扔掉,就坚持下来了。”
  今年初,周海艳摔伤了腿,在床上躺了三个月。“弟弟建议我可以直播吹唢呐,他帮我打理直播间,也能在生活上照顾我,毕竟我当时行动不便。”就这样,今年4月,周海艳开始在直播间里吹奏唢呐、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收获了50多万粉丝。最高峰时,同时有三、四万网友在线听她吹唢呐。“粉丝想听啥,只要我会就吹。点的最多的还是经典曲目《百鸟朝凤》《葬花吟》《这一拜》《九儿》等等。”
  “现在不分节假日,每天晚上八九点开播。吹唢呐是个气活儿,一场直播下来还是挺累的,但是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我就知足了。”对于自己上热搜这件事,周海艳显得很不好意思,“确实没想过,特别激动,那么多的粉丝支持我,认同我的艺术能力,特别感谢大家。”
   只要大家喜欢听,会一直吹下去
  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清末形成以来,以曲牌丰富、音乐独特、彰显礼仪、盛传不衰而著名,又以周家唢呐班为杰出代表。而周家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传承家族七代,历经100多年沧桑。男女老幼乐手共计100余人,横跨苏鲁皖浙。
  作为周家班的一员,也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周海艳不光自己吹唢呐,她的哥哥、弟弟、妹妹、儿子、侄子都会吹唢呐,她带的几个徒弟也都在几年前出师了。他们一家人,还曾登上过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同台齐奏《百鸟朝凤》。
  “我感觉,唢呐作为一个传统艺术,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说明咱传统艺术的魅力确实很大,也说明确实得吹得好听才行。你要是吹得乱七八糟的,谁会来听呢?”周海艳告诉记者,目前主动来找她想学唢呐的人很多。“有家长想送小孩过来学的,也有中年人要来学。下一步我得好好想想,怎么把培训班办起来。”对于直播吹唢呐,周海艳说,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我觉得特别好。只要大家喜欢听,就会一直吹下去。”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