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安徽省国产大型医用设备应用与评价中心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揭牌成立
新中心为建设“健康安徽”贡献力量


  本报讯 为大力推动安徽国产大型医疗设备和器械的研发、改进和临床应用,8月1日上午,经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批准,安徽省国产大型医用设备应用与评价中心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揭牌成立。中心初创单位有包括中国科大附一院在内的安徽省各市19家大型医疗机构。
  CT、MRI、直线加速器、超声诊断设备等大型医用设备高精尖技术密集,长期被跨国企业垄断,销售价格和维护费用高昂。中国产品在高端大型医用设备领域的缺位,给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带来挑战。
  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国产高端医疗装备事业发展。随着“健康中国2030”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国产品牌顺势而起,特别是在大型医用设备领域,不少国内厂家已逐步发展壮大,对进口品牌形成挑战,他们更需要得到认可与支持。
  自2015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推动,支持高端医疗设备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设“高端医疗设备应用示范基地”,组织实施高端医疗设备功能、性能、可靠性、有效性等临床验证考核,旨在形成“对比应用-反馈改进-水平提升-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从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综合评价、关键部位的研发与产业化、企业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能力及产品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全面提升国产医疗设备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发展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要支持知名医疗机构牵头整合区域内医疗创新资源,加强医工协同创新,建设高端医疗装备示范应用基地。2021年12月21日,国家下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设立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行动,支持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知名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合作,加大创新型医疗装备示范应用、推进临床成果转化,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提升医疗装备临床转化能力。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加大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力度,发挥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创新产品迭代应用。
  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刘连新教授表示,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安徽省近年来积极推进医疗装备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链,已陆续培育出多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疗设备新兴创新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作为牵头单位,中国科大附一院有充足的大型医用设备应用场景和丰富的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监测和评价经验。同时,该院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学工程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示范基地,挂靠有安徽省医学装备质控中心、安徽省医工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医工协同创新学会等。此次医院联合省内18家大型医疗机构成立中心,完全有能力为全省大型医疗设备的研发、转化、应用和使用评价提供平台支撑。
  据悉,中心成立后,将结合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特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与省内各大医院一起,联合医学工程、临床、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器械厂商等各方力量,开展国产大型医用设备临床应用与功能、性能、参数等方面的评价;同时,基于应用及评价结果开展推广、创新改进及项目转化,推动国产大型医用设备的创新发展和临床应用。“希望中心的成立能为国产大型医疗设备应用、推广和创新助力,为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发展、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刘连新表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通讯员童贵显方萍黄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