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球可以输 但我们不会放弃
聚焦中国女足三代球员的赛后瞬间
  8月1日晚,中国女足以1:6负于英格兰队,以1胜2负、小组第三的成绩被淘汰,首次无缘女足世界杯小组赛晋级。赛前,我们努力计算,穷尽可能。比赛一开踢,一切简单直观。正像王霜赛后所说:“出线又能怎么样?我们和英格兰、美国之间就是有差距的。”5个球,足以说明中国女足和英格兰女足之间,鸿沟一般的差距。三个镜头,记录下中国女足三代球员的赛后瞬间。哭过之后,该如何走?痛定思痛,她们心中其实并非混沌。
  王霜的眼泪
  两粒点球,一场胜利。相比上一届世界杯,王霜这次有进步。但对于这位中国女足的头号球星,这够吗?
  小组赛最后一场,王霜不负众望地首发了。依靠对手一次手球失误,中国女足获得宝贵的点球机会,她一蹴而就,破门得分。但这一切,无法让王霜开心上一秒钟。赛后,王霜面对镜头哽咽道:“我们不是特别好的榜样,希望未来的孩子们能踢出更精彩的足球,希望国内教练们能真正地培养更多踢球的孩子,让她们未来代表国家队比赛时不那么狼狈。”这句话,引爆了所有记者的泪点。
  在王霜眼中,这场惨败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可以让人直观地看到,中国女足对标世界水平,“落后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国内女足联赛的整体水平还是青训教练员的培养,中国女足“任重道远,需要每个细节都要做好”。
  眼中的失落和微红的眼眶泄露了秘密。赛后王霜问道:“为什么我们练得比欧洲球员都苦,付出的比别人都多,但始终没有拿到我们想要的结局?”而这个问题,恐怕她自己心中已有了答案。低下头,王霜罕见地有些失落:“与其变来变去变得自己都不认识,倒不如学学邻国日本。”从青训到职业体系,日本女足刻在骨子里的DNA始终未变。以亲身经历鼓励更多优秀队员、年轻球员尽早到国外体验比赛和训练,这是王霜给中国女足未来发展想出的法子。
  水庆霞的叹息
  终场哨响,站在场边,水庆霞用手轻轻地划过眼眶。微微湿润,那里有不甘的泪水。低头叹息,心头涌动的,除了不甘更有浓厚的挫败感——想过会输,却没想到会如此一败涂地。
  水庆霞在赛后发布会上表示,大比分输球的结果让中国女足看清自身与对手的差距,“今后的路还是要走,看到差距的同时要寻找方向。要感谢我的队员,这么长时间的备战,包括今天场上的拼搏精神。对我们来说,现在碰到的困难和失败还是要好好总结,今后好好提高自己。”水庆霞赛后与队员一一拥抱:“她们付出了,尽力了,要给予她们感谢和肯定。今后还有很多比赛要踢。这一代人努力尽快缩短差距,以后也一样。”
  中国女足与欧洲女足差距在哪儿?环境或许是一个大前提。在中国参与足球运动的女性人数明显偏低,除铿锵玫瑰有望获得荣耀的重大赛事之外,女足很少受到关注,女超联赛观众寥寥……这些都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欧美诸国截然不同。
  2022年,欧洲3场最多球迷入场的足球比赛,全是女子足球赛事。其中,女足欧冠半决赛巴萨对垒沃尔夫斯堡,诺坎普涌入了91648人——打破了23年前(1999年),中国女足和美国女足的那场“世纪对抗”(90195人)的上座率纪录。
  此外,根据数据,在2021-2022赛季营收超过百万欧元的女足球队有12支,其中西甲2支(巴萨、皇马)、法甲1支(巴黎圣日耳曼)、德甲1支(拜仁慕尼黑)和英超8支——钱多,关注多,欧美女足水平发展迅猛也就不足为奇了。
  孙雯的感慨
  站在混采区边,中国足协副主席孙雯有着太多感慨——心疼于姑娘们的低落伤心,又对未来产生了更多的认识领悟。
  “中国女足的精神就是永不放弃。”孙雯坦言,无论结果如何,女足精神永远保持着,大家拼到了最后一刻,“精神是体育中重要的一环。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有很多东西我们都需要去提高。在未来,关于我们女足的基础、环境、体系等方方面面,都要去深度思考和研究。”
  正如水庆霞之前所说的“不怕开始晚,就怕不开始”,孙雯掷地有声地表示:“女足姑娘是不会放弃的!”她冷静地分析说:“我们需要知道该怎么走,好好走,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去解决,去高质量发展?”孙雯认为中国女足的体系已稳定了,但是能不能从70分变成90分、100分,这是需要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