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全椒“95后”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换一种方式救死扶伤!

黄世刚捐献造血干细胞收获了荣誉。

  8月3日,黄世刚被全椒县授予2023年度全椒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不久前,这位“95后”年轻医生刚刚成功捐献19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给远方年仅8岁、已经苦等三年的血液病小患者点燃生的希望,他也是我省第521位、全椒县第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苦等三年 8岁患儿终于等到生命火种
  “是缘分让我们在人生路口以这样方式结缘,我们是孩子亲人,而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这一刻起我们将不分彼此地成为一家人……”这是8岁血液病患者亲人写给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信,内容显示,这位远在广东8岁小患者,为了这一天已经苦等了3年。
  6月27日上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里,黄世刚平静地躺在病床上,鲜红的血液经过血细胞分离机,一点点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是小患者“生”的希望。
  1996年3月出生的黄世刚,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目前是全椒县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医师。今年5月,黄世刚接到了南京市高淳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黄世刚听后又惊讶又惊喜。
  “骨髓库配型成功率通常在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成功率极低,说不定几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人呢!”采访中记者被黄世刚乐观情绪所感染。
  当得知被捐献患者是名年仅8岁孩子时,黄志刚不再犹豫。他坦言,作为医生他深知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有较大影响,但他却怕疼痛。回想捐献过程,黄世刚说,“动员剂打下去时还是挺疼的,但没想象中那么可怕,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为挽救孩子,这点苦不算啥。” 
  曾遭车祸 他对人生有不一样的理解
  黄世刚出生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农民家庭,从小就懂事的他勤奋学习,考上了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成为父母的骄傲。然而,毕业那年一次意外车祸,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在省城医院的ICU病房里经过7个日夜紧急抢救,黄世刚终于苏醒过来,至今他的脸颊里还留有钢卡。这次车祸,让他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2018年,在南京市工作的黄世刚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数据库,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志愿者。2021年10月,黄世刚考入全椒县中医院工作。
  “虽然来医院时间并不长,但他对工作十分努力认真,与同事相处融洽,科室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喜欢这位腼腆的小伙儿!”全椒县中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晋元亮告诉记者,由于黄世刚在工作中热情开朗,而且经常给护士们热心帮忙,因此护士们都私下亲切称他为“副护士长”。
  采访中,记者从医护人员口中得知,黄志刚始终坚持用爱心和耐心去面对每一位患者,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安慰。
  “自己淋过雨,总希望为别人撑把伞,我希望素未谋面的你将这份爱延续下去,去照亮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在回信中黄世刚寄语8岁的小患者。他希望小患者能够坚强勇敢,早日恢复健康。
  “我们要激励和引导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更多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黄世刚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用医者仁心点亮他人生命之光。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通讯员 张平 马旭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