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记者手记
那一刻,体育无国界
  写完《教练缺席让斯里兰卡运动员收获多国教练》一稿,始终对标题不满意。总感觉一个暖心的大爱故事,多少被这个平淡的标题埋没了。
  但这样的遗憾,对大型赛事上滚动发稿的记者而言,并不少见。从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再到成都大运会,我对自己的要求是——首先保证事实准确,再追求时效,如果时间富余,最后对文字表述精雕细琢。
  3日上午的成都大运会体操赛场没有中国队的比赛,也没有中国队的“假想敌”队伍亮相,但到现场观赛是对负责体操项目记者的基本要求。
  走进赛场,一身蓝衣的斯里兰卡运动员阿马娅·卡洛克塔吉显得很是与众不同,因为她的动作从难度到完成度都显得较为业余,她孤身出战却又看上去有很多教练和队友。每次完赛后,都会有同组教练员、运动员上前和她交流。在高低杠比赛中,土耳其队教练厄·居米什吕直接站到杠旁,全程保护她。
  都说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各国教练直接在场上就开始帮助对手,这样的“活鱼”新闻当然不容错过。赛后,我和搭档第一时间采访各方,午后成稿。因当天下午有中国队的比赛,来不及细细打磨,就用那个较为平淡的标题概括了这一故事。但一天来,我一直在琢磨,用什么样的标题能让这个故事更出彩。
  今天又一次翻看现场拍下的她和各国教练、运动员互动的影像资料,一个标题突然显现在脑海——那一刻,体育无国界。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