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徐骏/作
糖尿病人血管如果“堵了”,会出现一些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避免进一步发展。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成功运用信息化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方式,推行全新的泛血管疾病多学科会诊管理模式,推动泛血管疾病患者诊疗服务的升级与优化,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精准的医疗体验。
泛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可治 54岁的王女士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到中国科大附一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就诊。泛血管综合门诊医师综合评估了王女士的病情后,发现她的心血管、脑血管、下肢血管等多血管存在危险因素,随时有发生大面积脑梗塞、心肌梗死等风险。
医生在与王女士和家属沟通后,立即通过泛血管疾病管理平台会诊管理系统,组织了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在内的线上+线下多学科专家会诊。
经充分评估和讨论后,专家们建议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暂不进行介入手术,加用抗动脉硬化治疗药物以及调整控血糖用药等控制疾病进展、规范监测用药效果进行达标管理、结合适度运动并进行严格定期随访。
专家介绍,人体的血管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枝”是动、静脉和淋巴网,“树叶”是各个脏器。动脉系统的血液为各个脏器供应营养,而粥样硬化病变会引起血管的狭窄和功能障碍,影响脏器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相应的疾病。
泛血管疾病是以血管病变(其中95%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及大动脉等重要器官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多发,以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为代表的泛血管疾病发病率迅猛增长,已成为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第一杀手”。
中国科大附一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运营管理组组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郑雪瑛指出,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自我健康监测意识,容易忽略轻微症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泛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病,可通过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管理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公众应加强认识和了解,定期进行筛查评估,及早发现并在黄金期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建立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
中国科大附一院院长、著名心脏病学专家葛均波院士提出,以建设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为抓手,建立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和操作流程,通过多学科合作,将血管性疾病相关科室的患者和高危人群纳入统一的筛查路径,通过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诊疗服务。
2022年1月20日,中国科大附一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揭牌成立。自成立以来,中心积极探索践行早筛、早诊、早治和全周期管理的模式,努力为全省百姓的泛血管健康提供同质化保障和服务。
据悉,该中心诊疗范围包括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肾动脉疾病和眼底微血管疾病等血管性疾病综合筛查、评估、诊断、治疗和管理。适应人群包括泛血管疾病患者:既往已患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颈动脉、肾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大于50%的患者;泛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高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危险因素≥3个。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