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今年能吃到新鲜的五常大米吗?
黑龙江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约250万亩,超过100万亩受灾;当地正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近日,黑龙江省多地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五常市境内多个乡镇受灾,部分农田被淹没。“今年还能吃到新鲜的五常大米吗?”这两天,网上有很多这样的关注。五常市是我国知名的优质稻米产区,五常水稻受灾严重吗,对大家的饭碗有多大影响?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超过100万亩五常水稻不同程度受灾
  据介绍,五常市此次受灾严重的地区主要是拉林河、牤牛河流域沿岸地区。
  9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吉黑公路旁的五常市安家镇兴业村一处水稻田看到,水稻叶片上有明显的过水痕迹,远处少量稻田仍然被积水覆盖。
  五常市一名农业干部说:“前几天水大时已经漫过了公路,这些水稻都被淹没了,水深的地方得有两米多,现在大部分稻田已经退水。”
  记者10日从黑龙江省五常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初步统计,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50万亩,其中超过100万亩不同程度受灾。
  “今年受淹的地块主要集中在几大河流沿岸,受灾是一部分,大面积的水稻还是正常生长的。”五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李艳君说,受灾严重的地方可能绝产,受灾轻的地方影响较小。
  李艳君介绍,洪水浸泡水稻,俗称“过水”,不同过水强度和浸泡时间对水稻的影响不同,大致分为三种:有的受灾严重,浸泡时间长,可能绝产;有的经过洪水浸泡,水稻叶片、稻穗上沉积淤泥,授粉受到影响;有的在水中浸泡时间较短,对产量影响较小。
  “过水就像感冒,有的倒伏了,有的已经康复,有的还在恢复过程中。”五常市一名农业专家说,过水不等于绝产,洪涝灾害会导致水稻减产,但并不意味着绝产,最终产量要等秋收后测产确定。
  五常市新起源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明亮家在五常市安家镇铁西村,今年合作社耕种2600多亩水田,过水面积450亩。“预计减产一成左右。”董明亮告诉记者。
  从目前记者调查情况看,网上“五常大米全部绝收”的说法并不真实,水灾对五常水稻产量的影响还在评估中。
  “我们害怕暴雨洪水,更害怕绝收谣言”
  当前正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被淹稻田的补救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是农户们关心的事。
  针对稻农的“燃眉之急”,黑龙江省迅速组织农技专家到五常市实地查看,在田间地头支招。此外,对发生洪涝灾害的9个重点市(县)一对一成立指导组,530支服务队、超11万人,这是全省投入农机应急作业的人员规模。这个时候,迅速把工作力量压到一线,要为及时排水、减损赢得时间,还要及时做好“托底、保底、守底”工作。
  连日来,五常市积极开展减灾自救和农业生产恢复。五常市农业农村局制订《洪涝灾后农田管理技术意见》《汛期畜牧技术》等,成立6个灾后技术指导组,深入乡镇村屯,从抢排田间积水、喷施叶面肥、清除冲积物、科学防控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指导农户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当地全力抢排田间积水,减少农作物在水中浸泡时间。采取深挖扩容、清淤除障等疏浚措施,充分发挥排水工程作用,加快顺水排水进度;对没有田间排水工程的,按照水流方向挖排水沟、积水坑;对不具备挖沟条件的,架设水泵,设置临时泵站,快速排除农田积水,截至10日已抢排田间积水42万亩。
  五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金复介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灾情,分类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科学推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
  五常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守新介绍,当前水稻处于抽穗扬花期,针对洪水对水稻生长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地正组织精心管护。
  据五常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全市耕地农业保险投保面积327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
  “我们害怕暴雨洪水,更害怕绝收谣言”,这是当下稻农的担心。8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公告,对相关经营者发出提醒告诫:不得捏造散布货源紧张或者市场需求激增的信息;不得囤积居奇等等。11日,农业农村部再派工作组赴东北主产区开展台风防范指导,现在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提前预防至关重要。要确保各项政策资金、技术措施落实落地,全力以赴抗灾、夺取秋粮丰收。
   五常受灾对大家的饭碗有多大影响
  汛情对粮食安全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发展研究室主任曹慧认为,此次洪水可能会影响五常大米的产量,但考虑到当前国内稻谷供应充足,供需总体仍会维持宽松格局。
  先看种植面积。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50万亩,其中超100万亩不同程度受灾。而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332千公顷(17.75亿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就有4.42亿亩。五常大米的种植面积在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中所占比重很小。
  再看产量。2022年,五常优质水稻产量达130万吨,生产成品五常大米70万吨。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2022年全年粮食产量68653万吨,其中,稻谷产量20849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稻谷产量自2011年起维持在2亿吨以上。
  客观来看,我国国土广袤,部分稻田受灾,对总产量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当然,汛情的考验也再次说明,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而且,今年夏粮已经实现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稳中略减,仍处于较高水平。能实现连年丰收,也能确保颗粒归仓,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生产出约占世界1/4的粮食,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我国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据新华社、央视、央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