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韩国总统尹锡悦在美国总统庄园戴维营举行会晤,并称向三方军事和经济伙伴关系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美日韩三国领导人首次在大型国际峰会之外进行会晤,也是拜登上任以来首次邀请他国首脑来到戴维营。在会晤中,三方就众多外交政策目标进行了探讨,最终达成了“戴维营原则”,同意扩大三国的安全和经济合作,将地区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制度化”,并保持密切沟通。据《纽约时报》报道,三位领导人已同意举行年度军事演习和三边会议,以深化联盟。
拜登政府的“私心”
在三方峰会筹备阶段,拜登政府选定的会晤地点就引起了外界关注。戴维营首次被用于外交接待是在1943年5月,二战期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戴维营接待了英国时任首相丘吉尔。1978年,埃及时任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以色列时任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在戴维营举行了峰会,达成了“戴维营协议”。
在谈及为何选择了戴维营作为会晤地点时,拜登称:“这是我在戴维营举办的第一次峰会,我想不出比这里更合适的地点,这象征了我们(美日韩三国)合作的新时代。”
一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也向《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表示,“这个场地(戴维营)只为最重要的首脑会晤级会议保留。”他们相信,此次美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已经达到了需要启用戴维营的标准。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认为,拜登选择在戴维营接待岸田文雄和尹锡悦,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所,来展现他与日韩首脑友好和亲密的关系,拉拢的意味非常明显。同时,这样的安排将有可能在美国乃至三边历史上留下浓厚一笔。“美国正在试图制造一个美日韩三边外交的重要节点,也是为了凸显拜登政府在联盟外交方面的成绩。”
拜登的任期仅剩一年半不到,2024年总统大选迫在眉睫。张腾军指出,“美日韩关系的升级再度体现了拜登政府试图在回归盟友圈、拉紧与盟友关系方面加大力度、有所作为。”这也是前任总统特朗普的弱项,“拜登在优化他的政绩,从而使得他在接下来的2024年大选中能够有更多的说头。”他说。
日韩之间的旧日阴影
戴维营会晤后,三国领导人召开了联合记者会,拜登居中,岸田在左、尹锡悦在右。
在谈起三边峰会的常态化时,拜登说,“不仅仅是今年或明年,将一直如此。”岸田则强调,三方将把《戴维营原则》视为新的指南针,大力落实具体合作。尹锡悦也在记者会上表示,三方确认了“面向新时代的三边合作”的意志和可能性。拜登还称日韩两国克服了历史性争端遗留下的长期怨恨情绪,建立了新的联盟,并赞扬岸田文雄和尹锡悦的“政治勇气”。
长久以来,日本方面不愿承认1910年至1945年日本军事占领期间在韩国犯下的罪行并为其提供适当赔偿,使得韩国反日情绪难以纾解。韩国总统尹锡悦在2022年5月上任后推动了一系列对日友好政策,例如不再要求日本公司赔偿二战期间被强迫劳动的韩国受害者,相反,首尔将设立一个政府运营的基金来直接向受害者支付费用,虽然在韩国国内遭到了质疑和反对,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韩关系的升温。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韩关系仍远未达到稳定。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教授、院长吕超表示,日韩关系在过去对立严重,历史症结仍在。尹锡悦政府虽然采取一些措施解决劳工问题,但是实际上,两国历史问题很难真正得到解决。与此同时,日韩领土争端也愈演愈烈,“即使尹锡悦政府采取了那么多媚日的政策,韩国在独岛上面举行军事演习时,日本仍然提出了严厉的抗议。从这一点上来看,领土问题在日韩之间仍会长期存在。”他说,在这一方面,尹锡悦政府很难违背韩国国民的意愿,在领土问题上对日本做出更多的让步。
吕超指出,在经济方面,日韩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关系,从汽车制造业到高科技产业,日韩几乎拥有相同的出口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亚洲市场,日韩都存在着非常大的竞争关系。虽然日本提出解除对韩国半导体原材料上游的一些限制,但实际上,日本仍然掐着韩国高科技半导体产品的七寸,随时有断供的可能,这会让韩国的高科技产业陷入更大的困境。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三方承诺建立一个沟通渠道,以便“在面临朝鲜挑衅等威胁时迅速共享信息”。据美国政治新闻Politico报道,三方声明中强调了寻求“朝鲜的完全无核化”。此前,美国称其目标是消除整个朝鲜半岛的核武器,此次表述上的差异让外界猜测,美国是否在悄悄支持首尔启动自己的核计划。
对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AdrienneWatson)表示否认:“这绝不意味着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改变,也不意味着美国有可能将核武器给韩国。”
对华影响
在新闻发布会上,拜登强调,美日韩峰会意不在“反华”。但在三方发布的“戴维营原则”中,却重申了“台海和平和稳定的重要性”。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亚太研究高级研究员希拉·A·史密斯(SheilaA·Smith)表示,峰会中谈到的技术创新和全球供应链弹性等问题,其潜台词都是中国。
事实证明,中国是这三个国家结盟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张腾军指出,日韩在美国的所谓“印太”战略,乃至对华战略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拜登政府希望通过这次峰会能够进一步拉紧与日韩之间的纽带,从而将这两个国家绑上美国遏华的战车,“美国一直希望,日韩两国能够紧密地跟着美国的对华战略步骤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对华战略竞争。”他说。
尽管如此,中国与东亚国家之间深厚的经济联系对这些企图构成了掣肘。中国是日本、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更重要的是,日本和韩国的许多行业,从消费电子产品到电动汽车电池和建筑材料,都与中国的供应商和子公司联系紧密,很难切断经济联系。
吕超指出,比起近年来逐渐走低的中日关系,中韩在过去30年间建立的友好关系仍有不错的基础。虽然由于尹锡悦上台后明显的政治转向,中韩关系目前也出现了非常危险的倾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尹锡悦已经在韩国内部面临着不小的阻力,从反对党的政治力量,到韩国国民的反对情绪,都让其疏远中韩关系的政策难以完全推行。
“一个大问题是,韩国企业和韩国公众是否会继续支持这种比以前更加反对中国,但更加靠近美国的做法,以及他们能否愿意忽视与日本的历史争端和怨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中心研究教授苏珊·谢克(SusanShirk)表示。
目前,“戴维营原则”已经为美日韩三边安全框架踏出了试探性的一步,如果该框架正式建成将意味着什么?张腾军认为,美日韩合作辐射到的不仅是中国,更是整个亚太地区。“美国如果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起这样一个安全联盟,会进一步刺激出亚太地区国家的紧张心态,招致更多国家的反对。因为美国已经搞了足够多的小多边排外联盟了,如果美日韩正式组建安全联盟,很难不引发地区国家的反弹情绪,导致地区安全及局势的紧张,这也会对美国推进的进程形成某种掣肘。”
8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有关美日韩峰会的问题时表示,中方反对有关国家拼凑各种“小圈子”,反对加剧对立、损害他国战略安全的做法。希望有关国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事。澎湃新闻记者苏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