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刺杀阴影下的大选
厄瓜多尔能否摆脱暴力魔咒?
  当地时间8月20日,在暴力与暗杀的阴云下,南美国家厄瓜多尔开启了总统与国会大选。当晚,厄瓜多尔全国选举委员会宣布,首轮投票无人胜出,将举行第二轮投票。由于此前发生了一系列针对政治人物的刺杀事件,此次选举约有10万名军警被部署在各个投票站以防不测。所幸投票当天全国安全状况平稳,未发生大规模暴力事件。
  枪击事件遇上提前大选,放大了暴力笼罩下厄瓜多尔的国家治安困境。饱受贩毒、帮派暴力等安全问题和社会经济难题困扰,现任总统吉列尔莫·拉索被迫解散国会,提前举行总统和国会选举。但针对政治领导人的残酷枪杀,再度表明大选难以消除国家前景的阴影。
  暴力频发,政治人物缘何密集受害?
  在没有内战或大规模武装冲突的情况下,厄瓜多尔作为和平国家如今以高犯罪率著称,甚至被部分国际媒体形容为“最暴力”的国家:2016年以来,该国命案发案率猛增500%;据厄警察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国暴力死亡案件便达到3568起,其中1390件发生在瓜亚基尔——全国第一大城市、主要海港,也是该国最危险的城市。
  尽管暴力犯罪问题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贩毒问题的始作俑者都不是现任总统拉索,他也曾誓言要与犯罪分子作战,但持续扩散的暴力已经让厄瓜多尔变成民众眼里的“瘫痪国家”。他们不相信国家有意愿或有能力打击犯罪,也不支持拉索的施政改革。今年2月厄瓜多尔举行的宪法公投中,拉索提出的八大问题(包括引渡罪犯等打击犯罪问题)均遭到选民否决,未能通过。
  与此同时,由于反对党占据国会多数议席,拉索的社会经济改革法案总是面临重重困难、无法通过。加上政府高层部分成员被曝出与在拉美地区经营多年的阿尔巴尼亚“黑手党”关系密切,进一步重创了拉索所谓打击犯罪的形象。
  今年3月以来,国会中的反对派议员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为由,持续对拉索发起弹劾。尽管矢口否认,但拉索仍在5月17日发表电视讲话,以国家“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和内部骚乱”为由,宣布解散国会,提前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首轮投票日最终定于8月20日。由此可见,暴力、动乱笼罩全国,本就构成了今年厄瓜多尔大选的主要背景。
  巧合的是,2023年又是厄瓜多尔的“大选年”:从2月的地方选举和宪法公投,到8月的总统和国会选举,一年之内该国从中央到地方层面都面临政治格局重组。大选期间暴力犯罪升级,甚至在地方和全国性竞选期间直接针对政治人物,用该国拉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者西蒙·帕查诺的话说,是“有组织犯罪渗透到政治中的产物——特别是贩毒集团”。该国政治分析人士佩德罗·多诺索更是直言,犯罪集团袭击政治领导人,就是要显示自己才是“话事人”。
  由此看来,愈演愈烈的暴力犯罪遇上意外的提前大选,政治人物成为牺牲品其实并不奇怪。
  提前大选能否擦亮国家前景?
  曾经,厄瓜多尔数十年间都是拉美地区暴力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被誉为“和平岛”。然而现如今,该国的命案发案率高居地区第四位,甚至高于“犯罪天堂”墨西哥。随着竞选期间恶性枪击案件频发,目前比利亚维森西奥的竞选搭档、36岁的“运动建设”党副总统候选人安德莉亚·冈萨雷斯甚至开始全天24小时都身穿防弹背心,以防不测。
  面对突变的安全形势,厄几届政府的政策并没有起到必要的“止暴制乱”作用。相反,经济低迷进一步助长了暴力犯罪和毒品走私问题。石油业是厄瓜多尔的经济支柱,但犯罪集团的兴起恰逢国际油价低迷,厄石油出口收入显著降低。新冠疫情暴发后,厄瓜多尔经济在2020年暴跌7.8%,过去两年的触底反弹幅度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经济不振至少在两个层面助长了贩毒和暴力犯罪问题。一方面,社会总需求不足导致该国失业问题严峻,劳动人口中充分就业率不到40%,中青年人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因为生活困顿,找不到合法的谋生渠道,不少年轻人只能选择加入犯罪集团、从事毒品走私活动,这为贩毒集团提供了稳定的人力资源。
  另一方面,经济糟糕导致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难以承担打击贩毒等犯罪所需要的必要公共支出。据统计,目前厄瓜多尔的公共债务在GDP占比已超过65%,迫于财政现状政府不得不实施紧缩政策,削减公共支出。这不仅降低了社会保障支出、引发民众的怨言和不安全感,也无法保障司法机关治理暴力犯罪和毒品走私。
  更可怕的是,政府投入不足进一步恶化了腐败问题。外交关系协会认为,目前厄瓜多尔出现了有组织犯罪与国家机关勾结的现象,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大量的手榴弹和重武器可以不受阻碍地流通,甚至进入监狱。在有组织罪案中,各省法官签发人身保护令、允许嫌疑人免于监禁的比例高得惊人。警察部门和司法界高官还承认,该国各省都存在庞大的“律师军团”,非常善于为犯罪集团成员争取司法豁免权。
  对于厄瓜多尔政坛和民众来说,很多引发安全问题的因素是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而解决经济困境更非一日之功。时移世易,厄瓜多尔陷入今日的漩涡,仅凭一次提前选举,恐怕很难为厄民众拨开迷雾、擦亮国家前景。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