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药都农商行一自然人股权经多次流拍后又被司法变卖
115万股打折后仍无人问津

  药都农商行办公大楼外景。 

  8月20日起,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对杨某所持有的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药都农商行”)115万股股权进行司法变卖。记者发现,从7月8日起,这些股权就进入司法拍卖程序,一拍遭遇流拍,二拍折价后仍遭遇流拍,最终被法院打折变卖。直到记者发稿时,这些股权仍无人出价。
  连续打折仍难觅“接盘侠”
  记者查询发现,从7月8日起,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通过网络司法拍卖的形式对被执行人杨某所持有的药都农商行进行多次拍卖,评估价为每股3.5元,一拍起拍价为每股3.5元,二拍起拍价打折降至每股2.8元,先后三次司法拍卖,均因为没人报名而流拍。
  8月4日,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从8月20日上午10时至10月19日上午10时止,将对被执行人杨某所持有药都农商行的115万股股权进行变卖,变卖价为每股2.8元。这些股权被拆分为18个标的,最小标的为50000股,起拍价为14万元。
  8月22日,记者发稿时发现,这些标的关注量都很低,18个标的仍无人报名。
  原始股作价1元
  记者查询获悉,被执行人杨某是药都农商行的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为0.31%。
  8月21日,药都农商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杨某的确是该银行的自然人股东,因欠款还不上,所持股权被法院强制执行。杨某所持有的股权是其多年前购买的亳州农商行的原始股权,每股作价1元。从2012年至今,药都农商行给原始股东的分红收益已超过了1元。
  “他其实早已通过银行分红挣够了本金。换句话说,即使这些股权被1分钱拍卖掉,他也不会因当初投资这些原始股而亏钱!”该工作人员表示。
  对上市进程没有影响
  近日,药都农商行成为注册制新规下的首家IPO新申报银行机构,申请状态为“已受理”,受理日期为3月4日,拟在沪市主板上市,融资金额为16.38亿元。
  记者查询发现,除本次被司法变卖的115万股股权外,亳州农商行的股权近年来频频被司法拍卖,除少量成交外,大部分股权遭遇流拍。
  业内人士称,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小银行的股权近年来频频被司法拍卖或是被挂牌转让,市场普遍反馈冷静,不少中小银行的股权即便是经过多轮拍卖一再折价,依然无人问津。
  药都农商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本次司法拍卖的评估价是法院委托专业机构评估的,因为药都农商行目前还没有上市,所以无法透露该银行股权的实际价值,更没有确定该银行股票的上市发行价。
  针对杨某所持股权连续流拍的事实,该工作人员解释说,流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就是供求关系不均衡,市场信息不对称,流拍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药都农商行从2014年谋划上市,至今仍然未果,群众目前对药都农商行最终能否上市持观望态度,这也可能是导致该行股权频遭流拍的一个因素。
  该工作人员同时强调说:药都农商行目前一切经营正常,正在按程序申请上市。杨某所持有的股权遭多次流拍、并被司法变卖的事实,不会对药都农商行上市进程产生影响。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江婷张洪金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