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5年来,安徽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基地不断探索创新,充分挖掘资源
“e”路守护青少年向上向善

  来自新疆皮山县的20位同学和带队老师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资料图) 

  2023年安徽网络文明大会即将开幕,网聚向上向善力量。由省网信办、省教育厅、共青团安徽省委共同成立的安徽省首个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基地,五年来,从兴趣引导、安全教育、精神塑造、实践支撑、全媒传播五个方面加快建设,在青少年成长之路上“e”路守护。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互联网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如何引导青少年向上向善,正确掌握和发挥网络的作用,2018年10月29日,安徽省首个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基地落户安徽网(大皖新闻)。五年来,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基地不断探索创新,充分挖掘资源,把基地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向学校、向社区、向家庭延伸,取得了良好效果。
   兴趣引导 让青少年发现自我
  推进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必须激发兴趣,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为此,基地邀请众多作家、名师做客安徽网(大皖新闻),线上线下结合,举办一系列青少年阅读活动,如“‘阅’见更好的自己——社区读书会线上分享”活动、读点亮心灯”安徽青少年深阅读行动大型公益活动等。
  青少年们还跟随基地的小分队,走进地震局、气象局、科大讯飞、博物馆等,学习科普知识,了解掌握安全技能。另外,基地还举办各种活动,带领青少年体验航空、消防、特警、运动员等角色,帮助他们找到兴趣的方向。
  安全教育 帮助青少年安全上网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青少年辨别与自控能力存在不足,为此,安全教育成为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地积极与部门、学校和社区携手,通过各种方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倡导青少年文明用网、安全上网。比如:与省高院、省公安厅等举办“礼尚网来清朗度夏”青少年网络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在合肥市三孝口书店,民警给孩子和家长们上了一堂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和正确对待网络的普法安全课;“益堂安全课”直播活动则普及防沉迷、反电诈、防溺水等安全知识。
  精神塑造 提升“10后”的精气神
  网络是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安徽网(大皖新闻)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主旋律,引导青少年提升精神素养、增强志气和底气。
  五年来,基地举办了全省青少年“学党史、跟党走、少年志”红色经典朗诵活动、安徽省青少年红色经典阅读活动、“强国复兴有我争做新时代接班人”活动等。另外,还举办重阳登高活动、“徽派”直播活动等,让青少年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塑造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
   实践支撑 丰富活动开阔少年眼界
  网络素养教育是复杂的工程,安徽网(大皖新闻)基地尝试把单一单向的教育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向多元化转变。
  比如远行游学。2023年,安徽网(大皖新闻)基地把多项教育融合到一个活动里,通过一次离开父母的旅行,将网络素养知识在实践中转化沉淀下来,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在公益活动方面,今年8月22日,“大皖·阳光助学行动”举行报告会,励志学子纷纷赶到现场讲述奋斗历程,现场座无虚席,给许多青少年带来了震撼的感受。安徽网(大皖新闻)基地还和新安帮帮团等公益栏目合作,用实践加深青少年的切身体验。
   全媒传播 让安徽网络素养教育“花开中国”
  经过多年来融媒体建设,新安晚报、安徽网和大皖新闻已实现报网端合而为一,全媒体深度融合,极大提升了安徽网的实力和影响力。
  依托融媒体力量,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基地的内容能迅速同步传播到各大平台,从而影响更多青少年,凝聚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就在不久前,安徽网(大皖新闻)基地接待了来自新疆皮山的孩子们,用近一周的时间,带他们领略了安徽的风光和创新文化。未来,安徽网基地将加强长三角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协作,让安徽网络素养教育的成果“花开中国”。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江婷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