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茶、汽水、咖啡各种冰饮层出不穷的夏天,酸梅汤作为传统解暑饮品仍然拥有极高的国民度。近日,网络上中药版酸梅汤的视频火遍各个社交平台,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一股去中医馆买酸梅汤的热潮,相关话题“中药店买酸梅汤”登上热搜,全国各地前往中药店体验酸梅汤的网友络绎不绝,甚至出现部分省市中医院酸梅汤供不应求的情况。在成都,也有博主进行了中医馆买酸梅汤的测评,并感叹道,“没想到有一天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
近日,记者走访成都多家规模不同的中药馆(房)开展调查。
走红 中药版酸梅汤供不应求 需备货3天
近日,一则关于中药版酸梅汤的短视频火遍全网。在视频中,一名四川成都的博主来到中药馆询问是否可以买到酸梅汤,药师开单抓药,几小时后便取到现熬的酸梅汤。品尝后,该博主感叹道:“巨好喝!味道是酸酸甜甜的,喝上去感觉非常健康,没想到有一天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
与此同时,相关话题“中医馆买酸梅汤”登上网络热搜,快速掀起一股去中医馆探店买酸梅汤的热潮,社交平台上陆续有全国各地的博主分享自己购买酸梅汤的攻略、酸梅汤配方与实探中药店体验的视频。一时间,中药馆酸梅汤的热度居高不下。到了4日晚上,甚至出现浙江省中医院酸梅汤供不应求,需要备货3天的相关报道。
而这也让越来越多的网友产生了好奇心,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坐不住了,纷纷前往中药店体验。“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家附近的中药店,没想到真的可以抓酸梅。”“喝起来是健康的味道,比奶茶好!”还有的网友表示,自己到当地中医馆开了酸梅汤,医生面诊完身体情况后,还会根据体质调整酸梅汤的配料。也有一些网友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药方,“我不喜欢藿香的味道,换成了玫瑰花和红糖,更好喝了。”“加了洛神花后汤的色泽鲜亮红润,特别好看。”……
除了风味,中医馆或中医院酸梅汤相对低廉的价格也得到了网友的“好评”。“一包只要几块钱,价格太美丽了。”“家人们,冲啊,几块钱一袋的现熬酸梅汤它不香吗!”
调查 中医馆每天开出大量单子 顾客以年轻人居多
那么,成都的中医馆都可以买到现熬现喝的酸梅汤吗?4日,记者先后到成都市5家规模不同的中药馆展开调查。
记者首先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发现这里虽然可以买到酸梅汤,但流程有些繁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药房没有酸梅汤的现成配方,需要自己提供正规处方,“也可以直接挂一位医生的号,让医生根据你的体质开一个酸梅汤的配方,然后再去药房抓药。”
而记者在其他中医馆购买酸梅汤则比较方便,3服或5服起熬,不用挂号预约,开好单后,等待熬制便可拿到袋装酸梅汤。记者调查发现,一服酸梅汤的中药材价格在14.1元到17.7元不等,代煎一次的费用通常在10元左右。并且,只要是开通了医保的中医馆,都可以刷医保卡支付。有的中医馆还售卖成品的酸梅汤或包装好的主要药材,如乌梅、陈皮、甘草、山楂等,可以拿回家自己熬制。甚至一些中医馆的酸梅汤还可“私人定制”,店员表示,“如果本人前来,可以问诊后根据个人体质调方、减方。”
成都同仁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药店里的酸梅汤本质上还是药,和超市里卖的添加了其他成分的酸梅汤不一样,酸梅汤作为一道经方,可以根据自己体质就医后调整用量,也可以直接来店里购买,“它是大众都能饮用的一道饮品,除非是胃酸人群,需要减少用量或不建议饮用。如果好甜口,可自行加冰糖,并且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水的比例。”
实际上,酸梅汤的方子很早之前就已在中医馆售卖,每到夏天不少顾客都会到店里购买,随着最近在网络上“意外”走红,中医馆里前来询问和购买酸梅汤的人也明显增多。多家中医馆的店员告诉记者,最近来买酸梅汤的人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是几十袋地买,也会自己买好药材回去熬,我们每天开的单子一大摞,而且最近来的顾客以年轻人居多。”
实测 每袋不到6元钱 可刷医保卡付费
为了感受中药版酸梅汤的真实口感,记者在同仁堂下单了5服酸梅汤并选择了药房代煎。收费单显示,酸梅汤的配方为:乌梅、净山楂、甘草片、藿香和广陈皮。其中的乌梅还可以自行购买品质更好的来代替散装的。5剂药15袋酸梅汤药材共花费70.34元,再加上11.3元的熬药费与包装费,共计81.8元。180ml一袋的酸梅汤平均不到6块钱,可以刷医保卡付费。
大约3个小时后,记者拿到熬制好的酸梅汤。到手还是温热的,撕开包装袋把酸梅汤倒入杯中,就能闻到一股清新的中药香味。喝下第一口,味道有些许酸涩,但很清爽。由于药材未添加冰糖,所以喝起来没什么甜味。店员表示,其实很多顾客都不喜欢加冰糖,“有糖尿病或者戒糖的人就喜欢喝原汁原味的。”除了现场熬制,顾客也可购买药材拿回家熬制。
记者还把配好的药带回家进行了煎煮。在这个过程中,与传统茶饮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在此刻渐渐显现,那就是一股清新又不显苦涩的中药味。根据中药师的介绍,酸梅汤冷饮热饮皆可,冰镇一下味道更好。经过熬制,酸梅汤出锅。温的酸梅汤下肚,火热却又清爽,恰到好处的甜味对减肥人士来说非常友好。记者发现,冰镇后的酸梅汤口感更佳。
说法 中药茶饮是对中药文化的认可
事实上不仅在成都,这股“中药味”十足的新茶饮风正在全国范围内吹起。杭州、温州、泉州、石家庄、重庆……各地的年轻人都坐不住,纷纷前往中药店体验。在社交平台上,决明子、茯苓、桑葚、炒麦芽、陈皮、菊花,都成了茶饮的主角,中国风浓郁的“中药茶饮”更是成为网络博主们的新素材。
“中药茶饮”自有其内在的原因。Biotech创新药医学顾问曹博认为,中药茶饮异军突起的趋势,说明了当今年轻人对健康饮食和中医传统文化的关注。与传统的茶饮相比,中药茶饮具有独特的草本药物配方,对健康有益。年轻人选择花费较少的费用去中药房配酸梅汤,可能也有尝鲜的目的在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中药里面有很多药食同源的成分,如乌梅、枸杞、山药等,所以具有保健和食物的功能。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同意以上观点,他补充认为,相对于商业化产品可能的添加剂、食材品质风险,消费者更信任药房的原料安全。同时,比茶饮店有价格优势是形成热潮的原因。消费者在越来越注重品质消费、注重健康的同时,也更精明,会选择更有性价比的方案。
在经济领域,千门基金总经理宣继游向记者指出一点,其实年轻人对中药茶饮背后中药文化的认可,也说明了现在年轻人对市面上眼花缭乱的茶饮企业营销方式的背离趋势。
综合《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