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分析
拒绝掠夺控制尼日尔反法情绪升温
  连日来,数以千计的尼日尔民众在法国驻军基地附近集会示威,要求法军撤离。在尼日尔民众看来,驱逐法国大使及法国驻军,是追求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正义之举。
  在尼日尔局势因兵变陷入僵持之际,尼日尔国内的反法情绪进一步升温。尼日尔军政府已废除与法国的军事合作协议,并要求法国驻军9月3日前全部撤出尼日尔。4日,尼日尔军政府派出武装力量“监视”在首都附近的法国驻军。在迫使法国撤军的同时,尼日尔军政府还下令驱逐法国驻尼日尔大使。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国和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薛晟表示,尽管双方态势看似剑拔弩张,但“监视”法国驻军基地的尼日尔武装力量以警察为主,且没有过激举动。这说明尼日尔方面并不想激化事态,给法国以直接军事介入的口实。
  连日来,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法国驻军基地外,数千名尼日尔当地民众持续静坐示威,响应军政府的呼吁,抗议和谴责法国的掠夺与控制。
  示威者在法国驻军基地外割破了一只身披法国服装的山羊喉咙,高举写着要求法国撤军的标语。一名示威者说,法国掠夺了尼日尔的资源,但尼日尔人已经觉醒,所以要将法国人赶出去。
  薛晟认为,尼日尔反法情绪由来已久。一方面,尼日尔虽然取得国家独立,但当地民众认为仍受到法国的经济殖民,自然资源尤其是铀矿被法国掠夺,尼日尔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当前的发展水平不符;另一方面,法国驻军从2014年开始的以反恐为名的战争并没有给当地带去和平安宁,反而在马克龙宣布结束军事行动后留下一个烂摊子。
  央视新闻报道称,截至去年,法国一直在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乍得和毛里塔尼亚等法国前殖民地开展打击极端组织的行动。最高峰时,大约有5500名法国士兵驻扎在上述非洲国家。不过,近年来这些地区的反法情绪高涨,一些反对者称,法国的干预是现代形式的殖民主义,当地多国政局近年来持续动荡不安。
  不过,薛晟认为,法国在当地的影响力虽然受到削弱,但不会彻底消除。尼日尔本身是法语国家地区组织的成员,在语言、文化与政体上深受法国影响;在经济上,法国可以通过非洲法郎对尼日尔施加影响;即便驻尼日尔的法军撤离,法国依然可以在尼日尔周边长期保持军事存在。 据《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