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回归三尺讲台 引发教改“蝴蝶效应”
合肥市包河区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一年记
  中国青年报9月11日报道 9月4日下午,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校长胡冬梅与六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围坐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里,开启了新学期的语文阅读课教学。当天的主题是“好与坏”,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阅读文章,同学们围绕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中的现象开展思辨性的讨论。两节课很快过去了,几名意犹未尽的同学不愿散去,仍然围着胡冬梅继续讨论。
  去年9月,合肥市包河区出台《区属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的规定》,52所区属中小学共计55名书记校长全部排出课表,走上讲台,发挥自身教学能手优势,为广大教师作出表率,树立教学为先的鲜明导向。
  新的学年,包河区对书记校长的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结合所带学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重视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创新性开展主题教学和跨学科教学探索,做学校学科融合型教学的引领者、示范者。
  校长在教学一线,不仅起到科研带头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置身同一课堂,对年轻教师的教学精准指导,相互切磋,实现教学相长。
  据包河区教体局统计,目前承担课时最多的是合肥市48中嘉陵江路校区的校长,一周8节课;每周承担5节及以上课时的书记校长,共有10人;每周承担3-4节课时的书记校长,共有35人;其他的书记校长是每周两节课,都达到了政策规定的不少于同学科教师平均课时五分之一的要求。
  回归课堂教学后,合肥市华山路小学校长童友琴除了上课,还定期参加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她越来越意识到当前教研活动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听课评课时,往往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后续课堂改进的效果并不显著。”
  包河区教体局负责人表示,在过去的一学年里,书记校长们不仅踏踏实实上好了课,赢得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还在“双肩挑”的岗位上重新审视过去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模式,在基层开展大调研,发现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而这些调研成果不断向教育主管部门交汇,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由此牵发出近期一系列改革举措。
  包河区教体局负责人总结:“可以说,‘回归’是个契机,它成了包河教育系统化改革的重要起点和关键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