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
远离“云算命”,拒绝被收割
  最近,在很多年轻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大事问八字,小事问塔罗,无事问星座”。随着年轻人对“云算命”的热衷,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从事此类业务的商家,他们假借“算命先生”“国学讲堂”“心理咨询”“测运势”等名号,以网站、App、公众号甚至朋友圈为媒介吸引用户。
  山东网民王女士连麦咨询被自动扣费近两千元;就读于北京某高校的小郭38元买到的流年运势报告称,感情状况让其“顺其自然”。记者日前调查发现,这些商家多是借此骗取钱财,然而,落入此圈套者不在少数,甚至有人“上钩”不止一次,落入更深的套路而难以自拔。(9月12日《法治日报》)
  算命术,古已有之,从来都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算法,被视为封建迷信。当代青年经历了科学文化的系统教养,竟然成了云算命的盲目追捧者,原因何在?
  在笔者看来,一方面所谓“云算命”披上了科学的外衣。比如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再加上“国学讲堂”“心理咨询”之类名号,即使部分青年有识别能力,亦然可能因其好玩而痴迷不悟。
  另一方面,目下的经济形势正处于回暖期,不少青年正面临着升学、就业或婚恋的瓶颈期,对人生未来的走向缺乏自信,对面临的困难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毅,加之个人婚恋可遇而不可求的磨折,使其相信“算命先生”,相信虚无飘渺的所谓“运势”,为“云算命”的风生水起提供了群众基础。
  伪装就当剥去。“云算命”无论运用什么样的科技工具,披着什么样的科学外衣,依然是“伪科学”,不可信,也信不得!因为个人的幸福,人生的成功,事业的辉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唯有努力奋斗,才有望收获幸福的果实。目前所遇到的坎坷与波折,都将成为砥砺成长的平台、激活内在动力的契机,为未来的成才与成功积储能量。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上天赐福于乐于奋斗的儿女。况且所有的算命术都不过是一种“大忽悠”。科技亦非万能,而人生却充满了丰富性和多元性,没有一种算法能计算人生的走向与未来。
  笔者以为,热衷“云算命”花钱事小,当个人姓名、生日、住址、工作地点和面部信息都泄露后,很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就个人而言,需要内心的平和。即使个人生活暂时处于困境,也不能由他人或所谓的算命来解决,而应坚信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远离“云算命”,拒绝被收割。
  “云算命”亟待强化“云监管”。相关直播平台、购物平台等应负起严格的审查责任,拒绝“云算命”之类伪科学入驻,否则就当承担把关不力的法律责任。除了加强宣传,破解诈骗套路,职能部门还当重拳出击,按图索骥,依法严惩利用“云算命”迷信敛财诈骗的不法分子,决不能放任其野蛮生长,一路祼奔。刘效仁/文王少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