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一个平淡年份的“历史片段”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合肥 叶润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系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作,最早由耶鲁大学出版,原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译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书名一样,公元1587年,相对于明朝曾发生过大事件的其他年份来说,这一年真得太平静了。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正值明朝晚期。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是明朝第13个皇帝,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也是历史上“罢工”时间最长的皇帝,时间长达30年。
  1587年,万历虽然只有24岁,但已当了15年的皇帝,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此时正是申时行当首辅的时代,他也是万历的老师。这一年,传奇人物海瑞辞世。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告诉我们,张居正是强人政治的代表人物,雷厉风行,独断专权;海瑞是个人道德的楷模,恪守本分,尽职尽责;戚继光和李贽一武一文,各自在军事和文化上作出努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明万历十五年,谈不上风雨飘摇,也不能说是病入膏肓。
  有人说明朝灭亡始于万历一朝,始于万历多年不理政事导致的国力凋弊;还有人说明朝灭亡始于党争,始于贪污腐败、效率低下、军备松弛、天灾人祸。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把这一切问题的症结都归于封建专制制度下,“以道德代替法律”,而这种现象“至明代而极”。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的那样: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黄仁宇先生通过明朝的一小段历史来阐述“大历史观”,这可能就是这本书最了不起的地方了,每个人或许都能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