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好风光。
宿州TATA木门自动化生产线。
安徽恒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设备。
宿州TATATATA木门自动化生产线木门自动化生产线。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宿州市抢抓数实融合发展新机遇,大力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传统产业改造工程,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数字赋能使制造业加速转型,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模式正悄然改变,推动“宿州制造”向“宿州智造”跃升。
打造平台,强化数字赋能
2023年6月,《宿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布,《方案》明确,到2025年,实现全市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入全省前列,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宿州市聚焦绿色食品、轻纺鞋服、家居建材、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领域,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宿州市积极打造服务平台体系,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工业企业对接使用羚羊平台,利用平台开展线上评估诊断、发布应用需求,推动羚羊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全市已有2300余家工业企业入驻羚羊平台,获取软件应用、金融对接、研发设计等服务。该平台入驻行业企业160余家,接入300余台生产设备实现上云赋能,提供ERP、MES、财务管理等应用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同时,宿州市以企业生产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以企业数字化管理为主要内容,建设重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雪龙纤维、阿里迅犀、驿品休闲、盈德服装、光一辉包装等企业已开展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目前,宿州市已经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2个,国家级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1个,建设东方果园、泰盛纸业、笑果饲料等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场景40余个;探索智能制造的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积极打造一批标杆工厂和示范车间。目前,全市共有8家省级智能工厂、3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
安徽雪龙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是宿州市培育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典型案例,该企业应用智能排产、数据采集、工艺管理、协同制造等数字化管理手段,用水、用电、用工等成本年均下降5%以上,产能年均提高10%,经济效益年均增长15%,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同时,宿州市持续优化制造业数字化诊断服务,编制《宿州市数字化诊断工作实施方案》,启动数字化采购意向招标工作,根据细分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遴选50余家服务商进入宿州市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梳理出1910个数字化软件服务包应用企业名单。
数实融合,抢抓发展机遇
7月12日,2023中国互联网大会·宿州站智能算力高端对话举行。近年来,宿州市抢抓云计算、大数据“风口”,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全面提升和打造产业链和供应链,该市现已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亚洲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中国量子通信五大节点城市之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腹地和淮海经济协作区核心城市,宿州与合肥、芜湖并列为我省三大智算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全国先进的算力节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算网协同生态。
该市瞄准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招引了腾讯、阿里、华为等1600余家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制造企业落子布局,导航领域亚洲唯一虚拟全景测试实验室落地宿州,已建成长三角区域建设标准最高、单体规模最大的大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安徽首个5G连片试验区已成规模,构建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已具备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
宿州市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深做实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后劲十足的工业经济发展显示出勃发的锐气。
宿州市依托强大的数据和算力赋能,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立足现有工业基础,大力推进“宿企登云”,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重点打造砀山梨产业、以TATA木门为领军企业的绿色家居产业、以阿里巴巴迅犀制造为代表的服装企业、以百丽鞋业为代表的鞋业、以符离集烧鸡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等五大工业互联网平台,着力建设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聚力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草木”葱郁的工业互联网“热带雨林”。
深化改革,聚焦亩均效益
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宿州市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方式,推进资源要素向综合评价高的企业集聚。如今,以质量效益为标准的“亩均标尺”,正成为引领宿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我们企业占地100亩,去年产值3亿余元,实现税收1500余万元。”萧县华龙耐火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出更多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创造更大的年产值,力争亩均效益实现新突破。
在宿州市,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安徽顶元食品有限公司并购安徽吉之宝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在200余亩地上重新投产发展;总投资105亿元的江苏顺风光电高性能光伏电池产业项目,让“低效地”变成了“高产田”……
宿州市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2022年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亩均税收10.35万元,同比增长11.29%;亩均营收203.53万元,同比增长9.05%。萧县2022年度“亩均论英雄”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能力提升培训暨现场会在萧县成功举办。
今年7月7日,宿州市“亩均论英雄”改革服务联盟正式成立,为全省地市级首家。同时,宿州市持续推广“亩均英雄贷”,全市共发放“亩均英雄贷”370笔,金额达52.97亿元。
宿州市大力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2321”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定期调度,序时推进。2023年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省级绿色工厂4个,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9家。新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10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个、首批次新材料2个、省级新产品3个、省级智能工厂1个、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
今年上半年,全市产值前五十强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3.4%,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9.4%,上拉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5个百分点。其中马钢智信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比增长102.3%,对全市工业总产值拉动作用明显。绿色食品、板材家居、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产值保持在增长区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涛通讯员黄元明侯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