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合肥先进光源”启动建设

  合肥先进光源效果图(中国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供图)

  本报讯 9月20日,在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合肥先进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及配套工程宣布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际先进的低能量区同步辐射装置,使我国形成全能量区覆盖的先进光源体系,加快推动合肥等地成为世界级光子科学研究中心和产业研发高地。
  记者了解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被称为一代光源,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被称为二代光源,上海光源被称为三代光源。合肥先进光源是四代光源,其产生软X射线的亮度和相干性比前代光源有百倍以上提升,将在空间、时间、能量等维度发展具有更高精度和灵敏度的实验方法,在物理、电子、信息、化学化工、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6月25日,在中国科大毕业典礼上,校长包信和介绍道,上世纪70年代末,以何多慧院士为代表的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追光者”,凭着一股不负韶华、不辱使命的劲头,矢志建设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同步辐射光源。近年来,新一代“追光者”在封东来院士带领下,正积极推进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先进的低能量区第四代光源——合肥先进光源的建设。
  9月20日,在中国科大2023年开学典礼暨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上,包信和校长再次说到合肥先进光源。他表示,国际最先进、亚洲唯一,低能量区第四代同步辐射装置——合肥先进光源成功奠基、动工建设,计划5年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70周年时建成出光,向学校献大礼。
  “因为它是最先进的,可以预计有大量的国际用户,这种交流对安徽、合肥都很好,而且它也是这一批大科学装置里面唯一以地方命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合肥先进光源项目总指挥封东来此前曾透露,合肥先进光源建成之后,作为低能量区高性能光源,初期预计每年全球用户3000人次,未来可达10000人次。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殷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