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伦现场作画。
农技人员讲解玉米种植技术。
科技展台展示的龙卷风原理。
孙本路为群众做检查。
重活动 各部门干货满满
记者现场了解到,本届“三下乡”活动现场,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多部门组织了文化、科技、卫生、农业、法律等方面专家学者和专业志愿者为当地群众开展现场咨询、科普展教、健康检查、赠送图书和农产品展销等活动。
送文化 满足群众需求
在书画家作品展台前,记者注意到,因为颈椎仍在治疗期,颈部佩戴着护理脖套的安徽省书画院画家郑天伦在一丝不苟地作画。他告诉记者,这是第三次参加“三下乡”活动,从合肥来到五河就是为群众服务,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我认为大家很喜欢吉祥的语句,上午完成的11幅书法或绘画作品中,内容基本为祈福吉祥、年年有余、吉祥平安。”
送医疗 “明天就去”
76岁的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居民白庭奋,近半年听力下降不少,听到村里广播后,便早早来到了卫生就诊台。蚌医二附院耳鼻喉科孙本路医生初步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分析了原因,并建议他到医院进行诊疗。老人听后立马表示“明天就去”。“在下乡诊疗中,我们发现有的村民很清楚自身身体有问题,但就不去医院看,因此很多病情就被耽误了。今天的活动,就是让村民们知道及时就诊非常重要,”孙本路说。
送科技 展示科技魅力
在蚌埠科技馆的展台前,一个不断转动的自行车轮胎引得众多村民驻足观看。据布展人员王朝阳介绍,这是一个动量守恒装置,通过一个自行车轮胎的不停转动来演示守恒原理,这一技术基本上应用于航空航天专业系统。展台作为科技下乡的窗口,还布置了龙卷风的模拟演示场景,同时向广大群众赠阅众多经典科普读物。
农产品 螃蟹有多种吃法
在“三下乡”集中示范的人社展台前,广大参与群众排起了长队,现场品尝由面点师傅制作的精美糕点和五河特产小鱼贴饼。当前正是五河螃蟹上市季,一只只硕大通红的熟螃蟹让人垂涎欲滴,振华培训学校的陆老师告诉记者,当地居民对螃蟹的吃法基本上都是清蒸,其实除了清蒸外,还可以香辣红烧、做蟹子煲等,“通过展示,让更多群众了解五河美食、喜爱五河美食。”
谈成效 增强致富能力
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宋正梅告诉记者,作为五河县城关镇的第二大村,胜淮村以种植小麦、玉米、黄豆为主,目前正在尝试水果种植,如猕猴桃和葡萄等。
宋正梅说,“三下乡”活动不仅引导村民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还增强了他们致富能力,“这样的活动,贴切实在,大家真欢迎,都欢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通讯员 李向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