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命名的福顺路、福安路、福通路位置示意图
本报讯 道路没有名字,打车、送货、寄快递、点外卖时不知道如何描述地址,实在让人头疼。9月25日,记者从合肥经开区获悉,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道路规范管理的需要,为群众提供规范准确的地名服务,合肥市民政局于日前正式批复命名该区7条街巷和园区支路。
据了解,此次道路命名情况为:位于该区海恒社区福禄园居民区内部的福通路东起加侨乐湖公馆小区西至习友南路,长约330米,寓意福禄通达而命名;福顺路东起芙蓉路西至习友南路,长约730米,寓意福禄顺畅而命名;福安路南起轩辕路北至福顺路,长约200米,寓意福禄平安而命名。
位于该区锦绣社区的三荣路(曾挂牌园区一支路)东起蓬莱路西至王建沟防汛通道,长570米,红线宽15米,以原李河村下辖三荣村民组命名;北首路(曾挂牌园区二支路)东起蓬莱路西至王建沟防汛通道,长520米,红线宽11米,以原李河村下辖北首村民组命名。
位于该区莲花社区的红莲路东起莲花路西至蓬莱路,长约500米,红线宽18米;翠莲路南起耕云路北至丹霞路,长600米,红线宽15米。这两条路根据合肥经开区南区道路主要采用黄山景点名称的惯例进行命名。
合肥经开区应急城管局负责人表示,此前,由于部分道路一直没有正式命名,在规划定位、地图导航、证照办理、城市管理等方面给辖区居民、外来人员造成了识别困惑。根据民政部门批复要求,相关部门将按照国家标准《地名标志》(GB17733-2008)的有关要求和地名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完成相关道路的门牌、路牌、交通指示牌和电子地图等更新设置工作。
据悉,合肥市道路命名工作坚持四个原则:一是体现历史性,尽量保留和挖掘老地名,让群众记得住乡愁、留得下记忆;二是体现时代性,适当选用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词汇;三是体现区域整体性,如经开区道路主要以黄山风景区的景点来命名;四是体现科学性,命名前征求当地群众和基层各方面意见,并经过现场考察、专家论证等程序,然后逐级审核。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通讯员齐婷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