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千万名农民工省外务工,到24万名高校毕业生流入、110万名农民工回流,曾经的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现如今成为人口净流入省份。2022年,安徽省在人口自然增长为负的情况下,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14万人,净增数量仅次于浙江,比2020年净增24万人。
从传统农业大省成功转型为典型的创新型省份,今天的安徽,最鲜明的生态就是创新,所有经济要素在创新驱动逻辑下汇聚组合,包括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人。
无论是区域创新能力由曾经的全国第十上升为去年的第七,还是不久前确定将打造“科技强省”列为“七个强省”建设目标的首位,创新生态无疑是安徽近年和未来最强大的高质量发展动能,最富吸引力的人才磁场。在每天诞生11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速度下,2022年安徽新增各类人才84万人、总量突破1100万人,大数据分析显示全年净流入高校毕业生24万人;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新招引高校毕业生就业12.2万人,芜湖市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5.3万人……人才涌入数据的背后,是创新驱动的引才源头。
已建在建拟建国家大科学装置12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承担11项国家级“全创改”任务、总数居全国首位;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
2022年正式挂牌的“科大硅谷”,成立伊始发布招聘30名管理等领域人才的启事,最终吸引全球2000多人报名。
如今的安徽,独特的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对各类型人才而言,这里已不仅是成长的摇篮,更是成就事业的沃野。
在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和专家学者提到,与全国不少省份一样,安徽人口发展也面临区域差异较大、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等挑战,一些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现象。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安徽省人口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中锋建议,借鉴阜阳、亳州等地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做法,推广“养人合肥”“紫云英人才计划”等新模式,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均较低的地区建立人口预警机制,通过中心集镇和县城集纳等途径,缓解区域人口“失血”,实现更加均衡、适应现代化进程的人口高质量发展。
半月谈记者刘菁马姝瑞赵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