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分月饼
□芜湖 余韵
  年怕中秋月怕半,转眼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将来临,各大商场、超市里各种包装、不同产地、不同口味的月饼早已提前登场。看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月饼,我一下子想到了小时候吃月饼的情景。那时,家里兄弟姐妹六七个,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除了年节,平常日子里是根本见不到荤腥的,偶尔大方地蒸一碗蛋羹,也是一大家人你一勺我一勺地分着吃。
  每年中秋节的前几天,父亲都会去食品店里买回来一个月亮般又大又圆的月饼。月饼被装在一个透明塑料袋里,两面被烤得金黄酥脆,有一面上面点缀着星星般的白芝麻,看得我们忍不住直咽口水。但是不到中秋节那天晚上,父亲是绝不会提前拿给我们享用的。
  我们只能默默地在心里数着日子,一天、两天……快点、再快点。终于盼到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又开始盼天黑,只有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父亲才会拿出月饼。父亲说中秋节这晚的月亮是一年中最美的月亮,不能回家的游子,这晚都会望月思乡。父亲随口就念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那时还小,不懂这句诗的意思。父亲又说,坐在月亮下面,边吃月饼边赏月,这才是过节的样子。
  终于等到天黑,月亮升起来了,父亲将小圆桌搬到庭院里,我们几个小孩子随即搬来小凳围坐在桌子旁。父亲复回家中,将那块我们眼巴巴等了好几天的月饼取来,并带来了菜刀和砧板。父亲将月饼平放在砧板上,用菜刀一个十字,两个十字……整整分成了十小份,我们家正好十个人,一人一小份。父亲总是对我们说,不怕大家吃得少,只要大家吃得均。
  月饼分好了,父亲让我们先拿一份送给祖母,然后才可以拿自己的那一份,他和母亲拿最后的两份,也是我们挑剩下的、看着最小的两份。那时的月饼馅都很简单,不是五仁的,就是冰糖加红绿丝的,一咬,酥脆的外皮就直掉渣。我们总是一手抓月饼,一手在下面接着,舍不得浪费掉一点点的外皮。
  后来,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父亲不仅会买这种又圆又大的月饼,还会买单独包装的小月饼,口味也比以前丰富多了。不管是大月饼,还是小月饼,父亲还是会按人数给我们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
  记得有一年中秋,父亲分月饼,不知是算错了少分一份,还是谁嘴馋多拿了一份,总之,我来晚了没吃到,又不敢说,一个人呆在一边默默地伤心落泪。后来,父亲知道了,说明年给你补上,让你多吃一份。第二年到底有没有补上,我已经不记得了。
  如今,祖母、父母都已相继离我们而去,我们的日子也一年比一年富裕美好,只是留在记忆中的那些个中秋节,父亲分月饼时,我们心中涌起的那份幸福和甜蜜再也不会重来了,但是父亲常说的那句“不怕大家吃得少,只要大家吃得均”,却像种子一样永远种在了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