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戏画闲言】
收费APP为何又进校园?
  10月11日,“四川巴中一中学向学生家长收费,用于在APP查看分数和错题”一事有了新进展。10月12日,记者从巴中恩阳区教科体局获悉,目前,教科体局已责成学校立即终止与涉事APP“好分数”平台合作,退还所有费用,并对恩阳区实验中学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给予该校分管负责人、年级组长警告处分和诫勉谈话处理。(10月12日上游新闻)
  事实上,“好分数”APP因收费查分等闹出事情的,这不是第一次。今年5月30日,中国政府网曾发布消息,称吉林四平市第十七中学使用第三方教学管理软件“好分数”APP,存在诱导购买查询错题服务、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的问题,责令该中学与“好分数”APP终止合同,并退还所有费用。此次,不但当事学校被责令与“好分数”APP终止合同、退还所有费用,而且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就遏止教育类APP相关乱象而言,这恐怕不应该是结束,而应该是“解剖麻雀”的契机和开始。
  在数字化时代,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是大势所趋,也为破解长期存在的教育评价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但与此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相关教育APP工具如果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反而可能从正面走向反面,违背相关教育要求增加学生负担、损害家长利益等,引发社会疑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此,教育部等先后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等文件,针对教育类APP进校园后运行和使用的规则、收费等作出了详细规定,明确要求各地要建立教育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机制,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此番需要反思的是,既然有明确的规定,当事学校是如何落实,致使“好分数”教育APP变相强制收费轻易地进入校园,并引发质疑的?具体经办人员没有按制度办事已经被坐实,但学校等相关的配套监督制度存在漏洞甚至没有,恐怕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此次“收费教育类APP”进校园,处理相关责任人是必然的,此外更重要的是在监督制度上反思与补漏,从根上遏止包括强制收费在内的教育类APP乱象。鞠实/文陶小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