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正(右)在野外。
发现的新物种之一—雪山大爪鼩鼱。
鼩鼱(qújīng)外形酷似老鼠,是一类起源于6000多万年前的小型哺乳动物。近期,在鼩鼱科长尾鼩鼱属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陈中正取得新进展:他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分别为墨脱大爪鼩鼱、雪山大爪鼩鼱,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学专业期刊上。近年来,陈中正多次前往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进行实地科考,除了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他还采集到一个潜在新物种标本,今后将在获得更多标本后,再对其进行正式描记。
3年多野外调查 多次前往喜马拉雅地区
2017年,科技部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陈中正承担了其中一个子课题,对喜马拉雅地区小型兽类多样性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
“鼩鼱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最小的鼩鼱仅有2g左右。其中,长尾鼩鼱是喜马拉雅地区最为常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鼩鼱科动物,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并不多。”陈中正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根据已有的分类体系,长尾鼩鼱是一个单型属,仅包含1个物种——大爪长尾鼩鼱,以及2个亚种。“不过,由于长尾鼩鼱属的分布区交通不便,采样困难,该属分类体系长期存在争议。”
为了厘清长尾鼩鼱属的分类与系统演化过程,从2018年起,陈中正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野外调查,每年4-5月、9-10月都会前往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进行实地科考,与他同行的还有几位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考队员。三年多时间里,科考团队先后前往高黎贡山和喜马拉雅地区(墨脱、察隅、米林)等地,采集了大量小型兽类标本。
“我们先是在昆明集合,然后开车前往目的地,以墨脱为例,从昆明开车到那里需要3-4天时间。”陈中正说,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最东端南麓,与印度毗邻,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所确定的全球重点保护的200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墨脱地势北高南低,在短短的40km内有超过7000多米的海拔跨度。”陈中正解释说,正是因为这里有着巨大的海拔落差、完整的气候带谱、复杂的地理结构以及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
研究大量标本 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
墨脱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给科考团队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高原反应和高海拔寒冷的气温,此外,还遇到过道路塌方被困、落石挡路等各种突发状况,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因为高原反应,大家入睡很难,醒得也早。”陈中正说,为了节省时间,他们随身带着帐篷、睡袋等必备物资,沿途就地扎营、做饭,“在海拔4000多米扎营,夜里零下10度以上,就算是带着很厚的睡袋也会很冷,到了早上,帐篷甚至睡袋外结的都是冰。”不仅如此,墨脱被称为“中国雨都”,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下雨,年降雨量在2300mm以上,部分区域可达5000mm,科考队员们饱受大雨和蚂蟥的折磨。“蚂蟥是墨脱的一大‘特色’,简直无孔不入,即使做了很好的防护也很容易就爬到身上吸血,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科考团队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带回来大量的珍贵标本。研究过程中,他会将标本与已知物种进行头骨、外形等形态学对比,并借助DNA技术进行分析,如果遇到与现有标本有明显不同的潜在新物种标本,是陈中正最激动的时刻。
“就以这次发现的新物种之一——墨脱大爪鼩鼱来说,在对比时能明显看到它比已知的大爪长尾鼩鼱尾巴更长、牙齿更细。”不过,陈中正也表示,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也存在个体差异,要想确定为新的物种,一般需要有5个以上的标本具有共同的稳定的形态特征,并且通过基因测序来证实确实属于不同的支系。
发现1个潜在新物种 将获取更多标本
“一直以来,墨脱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很难开展,所以对于墨脱小型兽类的调查记录非常有限。”陈中正告诉记者,近期,在墨脱及其周边的调查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小型兽类新种和新纪录,比如墨脱鼹、烟黑缺齿鼩等,说明墨脱及其周边地区小型兽类多样性可能仍被低估。
据了解,陈中正发现的新物种,如墨脱大爪鼩鼱、雪山大爪鼩鼱在墨脱都有分布,其中,墨脱大爪鼩鼱的标本采自西藏墨脱海拔2100-2830m,雪山大爪鼩鼱的标本则采自于林芝(墨脱、米林、察隅等)2560-4200m的高海拔地区。值得一提的是,陈中正在墨脱海拔2100m采集到了一个标本,“这可能是一个新物种,但是由于标本较少,以后我们在获得更多标本后,再对其进行正式描记。”
多年来,陈中正一直从事哺乳动物分类、系统演化和保护工作,主持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多次带队深入我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皖南山区和非洲肯尼亚等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开展野外调查,发现哺乳动物新属1个、新种10余个。“对新物种的溯源有助于探索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的演化与适应过程。”陈中正说,虽然这条道路并不平坦,但收获与乐趣并存,他认为,新物种的发现为人类了解自然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口。“不同物种还意味着不同的基因,为我们提供新的遗传资源,也蕴含着一些潜在的经济价值。”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