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4版
发布日期:
什么是中国足球该有的样子?
  2015年3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颁布。八年多来,中国足球沿着足改方案指引的方向持续迈进,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执行不力、出现偏差等问题。中国足协原高层、多位原中层和足球从业者涉嫌腐败,使得中国足球改革发展遭遇挫折。16日,中国足协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举行,中国足球应当以此为契机,重振精神,反省自我,梳理过往,照亮未来。新华社记者近日采访数十位足球从业者、专家,他们直指中国足球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真知灼见。
   足改显成效
  ——足协“脱钩”迈出协会实体化第一步
  2016年,“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撤销,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成为社团法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成为历史。“脱钩”后的中国足协在行业规划、机构设置、人员聘用、外事出访、财务和市场开发等方面都有自主权。这也为其他体育项目协会实体化提供了借鉴。
  ——中青赛成功举办两年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主办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已举办两年。来自学校、体校、俱乐部青训梯队、社会青训机构的球队均可参赛。这项赛事是体教融合的重要成果。
  ——中国女足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
  2022年,中国女足第九次夺得亚洲杯冠军,时隔16年再次站上亚洲之巅。
  不过,在2023年女足世界杯上,中国女足的表现凸显了她们与世界女足的差距,与足改方案中“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的目标仍有距离。
  此外,中国队在2023东亚足联U15男足锦标赛中夺冠,成为中国青少年足球的亮点。
  ——乡村足球绽放活力
  以贵州“村超”为代表的乡村足球绽放活力,向外界传递了精神富有的快乐情绪,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是在推进全民健身、实现全面小康、实施乡村振兴、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新时代中国农村新故事。
  近年来,我国县域足球虽有资金短、场地少、人才缺等困难,但总体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足球场地不断增加
  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足球场地有13.59万个,其中十一人制场地3.12万个,七人制场地4.32万个,五人制场地6.14万个,沙滩足球场140个。
  足改方案中提出的“新建2个国家足球训练基地”目标已实现——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和中国足球(北方)训练基地分别在海口和大连揭牌。
  ——足球专业人才持续增长
  中国足协于2019年成为亚洲第二个获得职业级教练员认证资质的国家协会。根据中国足协数据,目前中国有A级教练员讲师3人、B级11人、C级37人。全国有8万名注册教练员,其中7万左右是C级和D级教练员。
  困惑与难题
  ——社会认可度不高
  内蒙古足协主席刘俊清说,足改方案落实不彻底,改革发展短板较多,地方行政部门未把足球列为改革专项工作的情况较为普遍。内蒙古对足球教育文化价值的认可度不够高,普遍存在对足球文化发展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状况,行业发展目标与球迷及社会期待不能同频共振,持续深化足球改革受到制约。
  此类情形在中国多地同样存在。
  ——职业联赛发展遭遇瓶颈
  某职业俱乐部投资人说,联赛发展不好,国家队就是无根之水;目前俱乐部普遍缺乏造血能力。此外,不少俱乐部的欠薪和历史债务问题依然严重。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李培说,不少足球俱乐部成为公共资源(以土地为主)交换平台。当无法通过俱乐部获得公共资源时,部分母公司果断甩掉这个包袱。这也是近年来数十家足球俱乐部解散或退出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足球功利性尚存
  刘俊清认为,青少年球员“过早专项化”、训练目标“单维化”、训练和管理模式“成人化”、重比赛忽视技战术等问题依然存在;“锦标主义”在青少年比赛中仍占主导,导致“领导要成绩,组织要人才”的矛盾时有发生;体教融合不充分,校园足球与专业青训体系衔接不畅;多数俱乐部没有完整青训梯队,足球人才培养出现断层;基层足球人才缺口较大。
  ——中国男足连续5届无缘世界杯
  近年来,中国男足表现令人失望,连续5届无缘世界杯,其能力作风、成绩状态同人民群众期盼相距甚远。
  ——腐败现象敲响警钟
  多位从业者涉嫌腐败,为中国足球敲响警钟。北方某市足协负责人认为,中国足球在用人机制、考评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缺失或不完善,造成行业混乱,为腐败提供空间。
  足球应这样
  ——树立正确足球价值观
  足球专业人士说,中国社会的总体足球价值观有些滞后,往往只认识到其在国际比赛带来的荣誉价值,对其全面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对足球运动的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从而出现一些短视行为。竞技成绩其实是足球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通过足球的教育功能,可以提升人的全面发展。青少年参与足球不应是为了评定等级、升学加分,而是享受乐趣,达到以快乐教育培养人的目的。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构建正确的规则体系等各种体系。
  ——中国足协做好体系搭建
  广西足协执委贾蕾仕说,中国足协应明确自己的定位是做好足球服务,做好基础性工作,如完善联赛、青训、教练、裁判等体系。他举例说,虽然现在已有中超、中甲、中乙、中冠等联赛,但省市县联赛体系并不完善,足球强国有多达十几级甚至几十级联赛,构成可持续发展基础;同时中国足协要更接地气,与各级足协建立工作体系,做好业务衔接;足协部门设置要科学化;将权力下放,更好地发挥执委会、会员协会的作用;各级足协事务应透明化、公开化。
  对于中冠联赛如何与业余联赛衔接,陕西长安联合足球俱乐部董事长黄盛华说,可考虑既相互独立又有序衔接的“双金字塔”体系,即职业联赛和半职业联赛、业余联赛各自构建独立的联赛金字塔体系,两套体系间通过赛事成绩和准入规定衔接。
  ——增加青少年高质量比赛
  武汉市万松园路小学体育老师邓世俊说,应加强基层如市、区级竞赛体系建设,如武汉市江汉区的“万超联赛”贯穿全学年,成为青少年球员成长平台。通过学区整合,万松园路小学将其场地、师资与学区内其他小学共享。
  他还建议,探索师范类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教练资质(草根、D、C乃至B级)的培养模式,将部分解决校园足球师资问题;大力培养学生裁判。
  艾伦足球学院青训主管艾伦·雷纳德建议各级足协引进第三方赛事运营体系,鼓励地区青少年赛事分级、全年持续举行;对社会力量参与青训给予场地政策、资金支持。
  在青训补偿方面,专业人士建议,条件成熟时可设立第三方账户,制定相关规则,在完成相应的培训补偿和联合机制补偿后才能转会,以此提高青训机构热情。现阶段加强监管,对拖欠青训补偿款项的俱乐部予以处罚。
  ——完善体教融合机制
  对于体教融合,李培建议:一是明确体教部门的责权利。二是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教育部门需完善校园足球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内部监督评估机制建设,加强对专项经费的审计与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配置资源,对评估不合格单位进行督导整改或取消资格。中国足协具有评定裁判、教练和运动员等级权力,既要加强内部监督评估,还要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反腐应机制化
  对于中国足球腐败现象,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明说,中国足协决策机制须更加透明,同时引入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正航建议,加强事发前防范机制和事发后迅速整治机制建设。还有法律界人士称,中国足协应与公安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南方某省足协主席说,应坚定不移地进行足球改革,按照足改方案提出的总体方向、要求、路径走,如能扎实推进,各部门做好联动,怎能做不好呢?
  本版稿件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