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信步登高处,放眼览秋色
第十六届新安·重阳登高节在大蜀山如约举行 有老人将活动当成固定的家庭聚会项目,”老粉丝“们盼着活动一直办下去

10月21日,登顶的老人们合影。当天,第十六届新安·重阳登高节成功举行。


信步登山的陆广涛夫妇。


杜淑华和孙子钱博文爬大蜀山途中。


领到登山荣誉证书的吴修贵老人。


登顶后的孟祥春老人开心留影。

  秋来又重阳,情系桑榆晚。在2023年重阳节来临之前,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0月21日上午,第十六届新安·重阳登高节,在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如期举行。
  10月21日的合肥,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早上7点36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早早来到大蜀山北门处,虽然离登高的时间还早,但合肥蓝天救援队丁睿等8名同志已赶到现场,他们前来为活动提供保障。队员们携带了AED、担架、急救箱以及个人急救包等救援设备,为老人们登山保驾护航。
  在等待过程中,大皖新闻记者又见到了多位“新安·重阳登高节”的老朋友,胡正保、童仁芝、倪晓云、张玙璠、孟祥春等,他们都是连续多届参与登高节,每年一到此时,就期待着活动的举行。
  除了新安晚报的老读者,合肥市五里墩街道陈村路社区也组织了辖区老人一起前来参加登高活动。“这样的敬老爱老活动很好,很受欢迎,报名名额是秒没啊。”
  今年,合肥市荷叶地街道嘉和苑社区也与去年一样,为登高老人赞助了一些物资。
  在大蜀山山门前,记者把“第十六届新安·重阳登高节圆满举办”的横幅拉上后,参加活动的老人都围了过来,进行签到,领取小红帽、矿泉水、小国旗等物资。
  今年,来参加登高节的老年朋友们,还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份由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赞助的礼品,泰康拜博家庭合享口腔大礼包一份。
  在登山之前,大皖新闻记者也贴心地为老人们进行了出发前的合影留念。随后,在合肥蓝天救援队以及在新华学院七彩向日葵公益社的杨帅等志愿者同学的陪伴下,参加此次新安·重阳登高节的家庭开始向大蜀山发起挑战。
  在到达山顶后,大皖新闻记者为登顶的老人们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资鼓励,还为大家拍摄了短视频、合影。
  一名“编外队员”王永起老人也是新安晚报老读者,这一次,没能报上登高活动,但他还是一样登顶大蜀山,并为活动送上祝福。“爬到顶不容易,但我心里面是甜的,很开心。”
  上午10点47分,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结束后,合肥蓝天救援队8名志愿者,排着整齐的队伍经盘山公路下山,气宇轩昂,引起山上游客们的称赞。对于此次参加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的印象,队员丁睿表示:“每一位老人都能从山下坚持上到山顶,真是厉害了。”
  为此次新安·重阳登高节提供志愿服务的,还有来自安徽新华学院七彩向日葵公益社的杨帅、范小姗、程文炫、郭莹华等7名同学。他们表示,来参与登高,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次难忘的志愿活动,同学们体验到与长者同行的乐趣和挑战。“看着爷爷奶奶们笑得这么开心,让我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幸福。”志愿者杨帅同学说。
  剪影1 八旬夫妇登顶后,送锦旗表达感谢
 
 10月21日上午,随着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正式开始,多名参与活动的老人陆续向山顶进发,随着活动的进行,队伍渐渐拉开,走在最后面的两位老人是陆广涛和范仁芳夫妇。陆广涛对记者说,他今年84岁,老伴范仁芳80岁,他们夫妇已几次参与过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每年临近重阳节,他们就会关注相关的活动报名信息。10月21日一早,他和老伴早早起床,坐地铁赶来活动现场。
  记者看到陆广涛夫妇俩虽然走得不快,但精神状态很好。陆广涛说,他和老伴腿脚都还行,平时自己买菜做饭,除了锻炼身体,就是喜欢看报纸和杂志,对时政新闻最感兴趣。历经一个小时左右,陆广涛和老伴成功登顶。到达大蜀山山顶后,陆广涛还为《新安晚报》送上了两件神秘礼物,一件是写有“关爱老人生活的一面旗帜”感谢语的锦旗,另一件是自己创作的字画。“我们带了锦旗来参加,还写了感言感谢你们,登高活动很有意义,和老伴明年还想来。”这令记者十分感动。
  剪影2 祖孙俩同爬大蜀山,连续九次登高的“老粉”
  69岁的杜淑华家住合肥市包河区,10月21日早上,她由儿子送到大蜀山下,此次是杜淑华的孙子钱博文陪同奶奶爬大蜀山。9点16分,记者在快到山顶处,见到了杜淑华祖孙俩。钱博文在合肥市第四十八中上学,“我今年上初一了,不是小朋友了,叔叔到时候一定要把我也登在《新安晚报》上,我们班同学一定会羡慕我的。”钱博文对记者说。
  杜淑华表示,她是第九次参加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了,每年都是儿子陪着来,今年孙子要来,她就带着孙子来了,“明年再参加一次就是第十次了,只要能爬得动,后面我还会继续参加。”
  9点22分,杜淑华祖孙俩爬到大蜀山顶。钱博文欣赏着山顶和山下的风景,很兴奋也很稀奇,“在山顶上能看到我们合肥也很大啊!”钱博文兴奋地说。“他没上过大蜀山顶,在山顶很稀奇。”杜淑华笑着解释说。
  杜淑华还向记者回忆了她以往参加新安·重阳登高节的记忆,61岁那年她第一次参加新安·重阳登高节,以第二名的成绩爬上大蜀山顶的,“那时还年轻,现在年龄大了,不比当年。”
  剪影3 老人参加十几届登高活动,和家人一起登顶很开心
“今天特别高兴,又一次参与到新安·重阳登高节的活动中。”10月21日一早,吴修贵和多名家人早早来到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北大门等候,见到记者时他如此说道。年过七旬的吴修贵对记者说,他住在合肥市北一环,因为要参加登高活动,他和家人一早就赶过来,并提前准备了一些水和食物。吴修贵说,他参加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有十几次了。他平时喜欢散步,腿脚都没啥毛病,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但登顶大蜀山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吴修贵来说,每年的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已成为固定的家庭聚会项目。他向记者介绍,今年来和他一起参加登高活动的有两个儿子,还有从淮南赶回来的一个孙子,全家共有7人过来。登高活动开始后,精神矍铄的吴修贵老人带着家人沿着山路迈进,最终用时40分钟左右登顶大蜀山。
  领到登山荣誉证书的吴修贵说,能和家人一起登顶很开心,平时他坚持锻炼身体,这个活动办得非常好,希望能一直办下去。
  剪影4 七旬老人登顶后秀肌肉,还准备了歌与诗
 “这个登高活动很好,大家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交流聊天。”已多次参加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的孟祥春如此说。今年75岁的孟祥春平时一个人生活,特别喜欢锻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跑步、举重甚至拳击,他一口气说出自己练过的多个体育项目。和之前参与登高活动时的状态差不多,今年的登高活动,孟祥春也是早早就登顶大蜀山,在领到登山荣誉证书时,他还向大家秀起了硬邦邦的肌肉,并介绍自己平时锻炼的一些情况。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孟祥春这次来参与登高活动,还准备了五六首歌与诗,“准备的歌曲有《我的祖国》,古诗有《蜀道难》等。”虽然现场没有安排才艺展示环节,但孟祥春还是和记者及几位老人进行了简单的分享。孟祥春说,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关注老年群体,这一活动很有意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许佳 魏鑫鑫 殷志强 通讯员 李炜建 季云冈 吴瑞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