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三周“群龙无首”后,美国国会众议院25日进行议长选举第四轮投票,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党保守派联邦众议员迈克·约翰逊当选议长。众议院共和党人此前围绕议长推选陷入了20多天的政治内斗循环。美国媒体称,这意味着美国国会在本月初前任议长麦卡锡被罢免后“群龙无首”、持续瘫痪的局面暂时告一段落。
自10月3日共和党籍前议长麦卡锡因党内右翼保守派反对遭罢免以来,众议院一直处于瘫痪状态。众议院共和党人先后提名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斯卡利斯、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吉姆·乔丹以及众议院多数党党鞭汤姆·埃默为议长候选人,但他们都因未能获得足够党内支持而退出竞选或者败选。24日,在埃默宣布退出议长角逐后,众议院共和党人提名约翰逊为党内议长候选人。
目前,共和党人在众议院占据221个席位,民主党占据212席,在全体议员出席的情况下,议长候选人需要获得217票才能达到简单多数当选,这意味着他们最多只能承受4人“倒戈”。正是共和党内部的斗争分裂,导致他们推出的前三名候选人都无法当选众议长。约翰逊当天得到众议院出席投票的全体共和党人的一致支持,获得220票,这也意味着众议院共和党人持续数周的“内乱”暂告一段落。
约翰逊被认为是共和党党内的保守派,他既赢得了批评麦卡锡的右翼保守派议员的选票,也赢得了反对强硬保守派乔丹的温和派议员的选票。约翰逊2016年首次当选议员,跟历届众议院议长相比,资历较浅。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称约翰逊是一个“相对没有经验”的议长,还有报道称约翰逊是美国140多年来最缺乏经验的众议长。通常来说,美国众议长平均要在国会众议院任职18年左右,而约翰逊进入众议院还不到7年。 综合新华社、央视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