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合肥高铁南站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裴惠丽: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远

  身穿红马甲的裴惠丽正在服务旅客。 

  在合肥高铁南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面带微笑,有问必答,有忙必帮,让来来往往的旅客们如沐春风,倍感安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近日,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走近这群可爱的人中的优秀代表,合肥高铁南站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裴惠丽和她的丈夫强林,听夫妻俩聊一聊他们发挥余热、温暖旅客的志愿人生。
  扛着公益组织社旗 徒步走进合肥南站
  徽派:听说您当年是因为新安晚报的一篇报道,正式走进了志愿者的队伍?
  裴惠丽:2014年11月,我在新安晚报上看到一则招募信息,招募走进经开区芙蓉社区,陪孤寡老人过新年的活动志愿者。我立刻决定报名,那也是我第一次正式走上公益之路。我当时已经50多岁了,是志愿者队伍里年龄最大的,心里有点自卑,因为我觉得志愿者都是年轻人做的,我怕老人们不满意。但是一天活动结束以后,老人们对我是难舍难分,临走分别的时候,我把当时身上仅有的两三百块钱给了老人。回家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后来,我们就组建了向日葵睦邻公益服务社和向日葵艺术团,从此带领团队在望湖社区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把帮助老人、关怀老人的公益活动常态化。
  徽派:这当中又是怎么转到合肥南站志愿者队伍中的?
  裴惠丽:2015年7月,我们看到小区门口贴了一则合肥南站招募志愿者的启事,因为我觉得志愿者真的很神圣,很有意义,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去报名,还让社工把招募启事发到我们公益组织群里。8月15号,我们老老小小14个人,扛着向日葵睦邻公益服务社的旗子,从望湖社区出发,排着队,一路徒步来到了南站,从此走上了南站志愿者之路。
  树立规范服务形象 精细管理提升质量
  徽派:刚来南站的时候,你们主要负责做哪些方面的志愿活动?
  裴惠丽:当时我们是抱着一腔热血,来了以后真的不知道做什么,南站红枫驿站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做了一个简短的培训,我们就上岗了,主要负责旅客的引导工作。当时条件比较简陋,因为还没有地铁,旅客更多地集中在公交二号岛、三号岛,乘坐公交车往各个线路去。我们对公交线路这块也不是太熟,就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强化学习公交线路的知识,引导旅客从南站迅速分流出去。
  徽派: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合肥南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们的工作内容有没有什么改变?
  裴惠丽:2016年7月,我们成立了合肥高铁南站志愿服务联合会,也有了理事会单位,在一块讨论制定了志愿者在岗的方方面面要求,同时也得到了分管部门南站综管办领导的支持。2017年我们第一版志愿者手册出台,对志愿者的相关工作有了要求,有了规定。联合会在2018年实行了标准化管理,随着制度化、标准化这样的科学管理,也同步提升了我们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质量。
   收获感谢与感动 方便他人快乐自己
  徽派:这么严格的管理,你们又不计报酬,您认为是什么让大家凝聚在一起?
  裴惠丽:南站是合肥的大门和窗口,也是安徽的大门和窗口,志愿者站在这里就是一面旗帜,我们代表的是合肥乃至安徽和中国的形象。我们在一系列制度化、标准化严格管理的同时,还有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像我们的红枫艺术团、红枫俱乐部、红枫互助会、红枫时间银行,这些都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些保障。
  徽派:服务旅客的过程中,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多吗?
  裴惠丽:太多了。去年的时候,一对来自巢湖的夫妻,丈夫刚从上海手术回来,不能走路,妻子就给我们打了预约服务电话,当时我正好和我家先生一起为他们服务。这一路上,这位妻子就流下了眼泪,她说,“大姐你真好,谢谢你们,没有你们这些志愿者,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带他出站。我没想到,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够在南站享受到这样的服务”。我也是非常感动,就给她留下了微信,我说你家先生不是还要去上海检查吗,以后来回就打我们的电话,无论我在不在,我们的电话24小时开通,都会有志愿者在,会给你们提供非常贴心的服务。
  徽派:这么多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做下来,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裴惠丽:在公益的路上,我一直秉承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远。我们的团队也正是这样,因为爱,大家走到了一起,才使联合会目前得到社会、得到广大旅客的认可。做公益,其实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修炼自己的心灵,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之中。
  常年服务重点旅客 灵活应对各种变化
  徽派:能否简单介绍下重点旅客的服务工作?
  强林:重点旅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弱病残幼孕,还有紧急救助。我们这100多人,进行了将近有10个批次的重点培训,包括怎么来界定他是不是你的帮扶对象,如何规范使用辅助器具如轮椅、担架等才能保证重点旅客的安全。另外,还要让我们的志愿者知道,要和被帮扶对象保持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尊重他们,帮助他们,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徽派:您和裴姐都在南站服务,家庭方面如何分配呢?
  强林:她主要是总体的全面的规划和安排,还有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团体等等;我的工作有一定的范围,主要针对重点旅客,而且机动性比较强,有时候要干到很晚才下班。真的都有工作的话,可能谁也顾不上家了。但是在这里工作,每天都能收获很多人的感谢,感受到大家对我工作的认可,内心还是非常高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