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总有烟火温暖
  
  每天放学都要经过的大路,安静,没什么人。路边耸立着一棵很高大的桑树,油亮油亮的叶片上,积了一层路灯下的橘黄色的雪。
  就在那里,一辆老旧的女式自行车,挂着纸板,用红笔写了“竹筒粽”三个大字。车筐里的扩音器,很吵地嚷着“竹筒粽子、蜜枣粽子、豆沙粽子……”
  卖竹筒粽的妇人,把长签扎进竹筒,糯米粽子被挑出来,往上面轻轻地洒了白糖,眼角纹路细细:“帮你多蘸点糖啊。”
  接过,咬上一口,还是温热的,砂糖被热气一熏慢慢融化,似蜜。向前走了几步,回头,女人隐没在金粉一样的灯光里,像一幅画,扩音器仍然吵闹着“竹筒粽子、蜜枣粽子、豆沙粽子……”
  二
  每天放学要经过的十字路口,车马喧扰,常有路人心急闯了红灯匆匆从斑马线上踏过去。马路绿化带旁栽了几株紫薇,倔强地保持着开不败的姿态。花压枝头,密匝匝。
  就在那里,一辆红色三轮车,上面支着烧饼炉子,五十来岁的男人,抓了一把面粉,在案板上慢慢揉面,细密的粉尘在空气里来来回回忽忽悠悠地飘,然后消失在烧饼炉子升腾的白雾里。
  “我这可是正宗阜阳烧饼哩,天天都在这儿卖。”他一笑,满口雪白的牙。
  左手端着竹筒粽,右手捧着刚出炉的烧饼,一股麦子和芝麻的浓香,不由分说钻进五脏六腑,热烈得有点火辣辣的。嚼着饼,抬头看树头点点粉紫的花,心底升起一丝甜蜜。
  三
  每天放学要经过的小巷,两边排着老旧的房子,灰不溜秋,低低矮矮,很拘谨地立着,人走在里面,像掉进了旧时光。
  就在那里,馄饨店只有很小的店面,座位三两个而已,电风扇发出巨大的轰鸣,昏黄的日光灯,照着下馄饨的婆婆和沸腾的锅下一盆开花的茉莉,花浓香,苞如细小白蝶,在浓绿的叶里闪。
  “阿婆,茉莉开得好哦。”
  “嗯。”她微笑,不徐不疾地回应。
  馄饨端来,像拖着大尾巴的鱼在碗里游,碧绿的葱花就是浮萍了,咬一口竹筒粽,啃一口烧饼,舀一勺馄饨汤,甜与香与鲜,便在舌尖上打着滚,是抚人心的烟火了。直抵灵魂的味道,就这么融进我的血液中,我的生命里。合肥市五十中东校西园校区八(5)班张辰熙
  指导老师:高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