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合肥中院发布了合肥法院涉上市公司商事审判白皮书(2020-2022)。记者从会议现场
获悉,2020年至2022年,合肥法院共受理上市公司民事诉讼案件68386件,结案68457件(含旧存)。受案数逐年增长,年均增长24%。其中,银行业收案最多,共计40881件,占比59.8%。
金融合同类纠纷案件最多
在会上,合肥中院民二庭庭长张虹具体介绍道,2020年,合肥法院受理18198件,结案18261件(含旧存);2021年受理22163件,结案21624件;2022年受理28025件,结案28572件(含旧存)。
从案件类型上看,收案类型涉及民商事案件各领域,收案排名前三位的案由分别为:金融合同类纠纷案件40881件,保险类纠纷案件17603件,知识产权类纠纷案件3008件,公司类纠纷案件2830件。
从行业分布来看,银行业共计收案40881件,占比59.8%;保险业共计收案17603件,占比25.75%;证券业共计收案365件,占比0.53%;其他行业共计收案9517件,占比13.92%。
银行、保险机构涉诉案件占比较大
白皮书分析了涉上市公司商事案件的特点,银行、保险机构涉诉案件占比较大。
上市公司所涉商事案件占比较大的为金融合同和保险类纠纷案件。围绕金融案件审理特点,合肥中院已通过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和全市法院金融审判典型案例等方式予以司法实践指引。
此外,还有知识产权类纠纷类型较为集中。由于上市企业在知识产权风险控制方面机制不完善,对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和预防不足,导致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不断成为企业利益冲突的焦点和纠纷导火线。
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特征,这会导致上市公司易出现知识产权权属、侵权方面的风险,同时在权益受损后不能得到及时、充分救济,如核心业务岗位职员离职导致的商业秘密泄露、职务发明专利权权属及发明人署名权纠纷等。
同时公司在开展业务前未对潜在的侵权风险进行检索、评估,也会导致侵害他人专利权、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产生。
张虹指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占比较为集中的多为商标权侵权案件。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首席记者 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