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黄昏踏进小区理发店的时候前面还有几个人,老板娘正在为一位老太理发,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一个小女孩在等,没有多余的座位。小女孩在理发店不大的空间里跑来跑去,我只好贴着墙站,生怕碰到小女孩。
其间年轻的女士接了一个电话,全程免提,她用家乡话跟电话那头的人热烈地讨论着某个问题,声调尖锐又高亢,而我觉得既尴尬又丢脸——那正是我家乡的方言,我既不想听别人的秘密,更不想让人知道我的老乡不够文明。
老太理完发,年轻的男士接着去理,将手机调到动画片交给了小女孩,外放的声浪通过质量良好的手机功放震耳欲聋,回荡在小小的理发店里,可说是“家学渊源”。
年轻的女士终于打完电话,老太问她是不是要洗头,女士说洗,然后坐到洗头池子的躺椅上让老太给她洗头。她俩用家乡话聊起天来,我才知道老太原来是她婆婆。她们似乎觉得理发店的躺椅是可以免费使用的资源,老板娘的脸色不太好看了。
年轻的男士理完发之后,把手机从小女孩手里拿走时,立刻导致理发店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雪白的墙壁反射着声波,似乎直接作用到了我的脑神经上,让我的血管都快要撑破头皮。在老太的干涉下,手机回到了小女孩的手里,尽管动画片的声音有点大,但在我(可能老板娘也是)听来,简直如听仙乐。
这时女士洗完了头,老太张罗着给她吹头发,一直吹一直吹,吹得老板娘脸上快结霜了,我真担心她一剪子下去,误伤了正在理发的我。老太一边给儿媳妇吹头发,一边动员孙女儿洗头,絮絮叨叨的说话声夹杂在“轰隆隆”如同轰炸机一般的电吹风运转声中,让我怀疑自己穿越到了《大话西游》的片场。
小女孩终于同意去洗头了,磨磨蹭蹭挨到了洗头池子边上,又非要她妈妈给她举着手机继续看动画片,否则坚决不肯洗头。奶奶、妈妈、闺女三方会谈,来回拉锯,如同三国大战。声音时大时小,想要忽视也忽视不了,横亘在视界之内。
等她们艰难达成一致,奶奶给孙女洗头的时候,我也理好了发。老板娘望了我一眼,说如果洗头的话要等一下。我望了洗头池上其乐融融的三代人一眼,摇摇头说不用了。
走出理发店,初秋的微风拂过池塘边上的小竹林,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