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灵璧县朱集镇万亩“旱改水”项目的晚稻迎来大丰收,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
“今年种植800余亩‘乔两优17’优质水稻,由于管理得当,没有出现倒伏,长势非常好,亩产达到1600斤,亩收益超2000元,比常规农业种植增加收入1000多元。”灵璧县聚胜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为了给全镇水稻提供技术支撑,我们农工站的技术人员与水稻种植户实行一对一帮扶,全程给予技术指导服务,确保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为水稻丰产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灵璧县朱集镇农工站站长孙振山介绍。
近年来,灵璧县朱集镇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守好“粮袋子”,端稳“饭碗子”,鼓起群众“钱袋子”。抢抓政策机遇,以“耕地提质增效”为目标,加大“旱改水”项目实施力度,不断激发土地活力,全面推进精品、特色、优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模式。
该镇积极争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稻”路越走越宽阔,全镇“旱改水”项目种稻面积从2021年的1500亩发展到目前1.1万亩,把效益不高的中低产田和低洼易涝地转变成了一个个“田成块、路相连、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良田,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耕地稳产高产、旱涝保收,又美化了农耕田园风光。
“我们将围绕‘旱改水’提质增效,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同步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灵璧县朱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立亚信心满满地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涛通讯员马东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