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口渴多尿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中药调理可改善
□凤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刘言凤
  “三多一少”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状,那么提到“口渴多喝多尿”这些症状,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糖尿病的发生。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症状并不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很多其他疾病都会引起多尿、多饮等症状,如尿崩症、高血钙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性多尿等。所以阴虚为本,燥热为表的症状已不再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所以治消渴证不能思维定势,也要辨证施治,才能根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口喝多尿的中医调理方法,改变一下口渴多尿就是糖尿病的错误认识吧。
  1.口渴多尿的主要影响因素
  精神影响。多尿、多饮很大程度上是精神因素所致。以女性多见,患者“前饮,后尿较多”,白天尿量比晚上尿量大,症状受情绪影响,同时伴有其他神经功能异常症状的患者,“禁水-加压素化验”均属正常;中枢性尿崩。由下丘脑垂体病变引起。患者表现为重度多尿、多饮、尿比重降低、尿渗透压力降低、禁水-加压素检查呈阳性。患者禁水后尿量仍较多,尿比重和尿渗出压力增加不明显,在注射抗利尿激素后明显增加,尿量减少,浓度增加;肾性尿崩。属于一种家族性X连锁遗传疾病。多见于男性,女性症状较轻,同时会引起生长迟滞;慢性肾脏病。主要是肾小管疾病引起多尿、口渴等症状,对肾脏浓缩功能有影响,但临床多以原发病表现,尿多程度也较轻;高钙血症。甲旁亢、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可引起高血钙,其可抑制远端肾小管重吸收的作用,导致夜尿增多,出现多尿、多饮、尿增多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尿崩症。
  2.口渴尿多日常生活表现及中医防治方法
  相信很多人总说自己平时吃得很多,喝水也很多,去厕所的次数也比其他人要多,网上一查说可能是糖尿病的问题,喝再多的水还是感觉渴,尿频也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天20次,晚上也睡不好觉,一晚上需要起夜10多次。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测血糖,确定是不是糖尿病,如果确诊糖尿病,遵医嘱控糖降糖。如果排除是糖尿病,还存在食多易饥、口渴、小便过多、形体消瘦、苔黄等情况,那就是胃热的原因了。胃内火旺,内生燥热,故多食易饥、易渴,胃内火旺,内生燥热;水不化津,小便多而肾关不固,小便不畅;胃热消谷而不化,谷精微无源,体失充养而形瘦。这个时候就需要清胃泻火、清热燥湿、润肺生津。其中玄参、麦冬都有养肺养胃的功能;治燥湿健脾;淮山药补肾气,健脾胃;盖盆子对肾缩尿有益;可以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所有药物配合使用,效果显著。中药里有一味方子玉液汤,可用来治疗因元气不升,而致肺中津液不足之症。从组方用药分析,全方有益气养阴之功,主治气阴两虚证,不但治肺中津液缺乏,还可治脾胃津液之不足。凡辨证为呼吸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等气阴两虚之证者,皆可用此方加减治疗。方剂组成山药1两、生黄芪5钱、知母6钱、生鸡内金2钱、葛根半钱、五味子3钱、天花粉3钱。
  3.常见的可缓解口渴多尿的中药饮剂
  黄芪具有健脾益气,补阳气的作用,对表现为乏力、气短、口干舌燥的患者有补气作用,通过补气改善乏力、气短的症状,又健脾生津,改善口干舌燥。要注意的是,黄芪性温,补阳气的作用强,如果没有虚证表现的人大量服用,会引起心率加强、脸红、发热等阳气过盛的症状;葛根有生津止渴,升阳气的作用,很适合用于阴虚口渴的患者。除了口干口渴,阴虚的患者还会出现唇鼻微干,眼睛干涩,大便燥结,大便短小,皮肤干燥,皱纹易生等症状。葛根药性偏凉,每周可服用2-3次,每次25g,煎水服用;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的作用。中医古方中有一个“生脉饮”的名方,可以治疗表现为乏力气短、口渴多汗、咽干唇燥的气阴两虚患者;党参性味甘、平,功效显著,可补中益气,止渴,补脾益肺,养血生津。适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喘不止,气血亏虚,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症。党参的药力与人参相近,但较人参为弱,且价格远低于人参,堪称平价参。
  通过上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口渴多尿的相关病理原因也有所了解,如果生活中出现多饮、多食、多尿,而且还越来越瘦的症状不要担心害怕,不要贸然断定就是糖尿病,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就能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