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I02版
发布日期:
建行安徽省分行 以“金融水”浇灌农民“丰收田”


 郡县治则天下安,乡村治则国家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一直以来,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致力于建设、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与乡村振兴的脉搏同频共振,为绘就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的幸福画卷贡献建行力量。
  “鳜鱼贷”托起致富梦
  “泮池雨过新水长,江南鳜鱼大如掌。”金秋十月,安徽省黄山市的郊区,刘秋星的鱼塘里跃动着一年的辛勤与期待。
  安徽黄山的臭鳜鱼,闻着臭吃着香,声名远扬至全国各地。鱼塘里,养殖户刘秋星正忙着挑选重量足、条形美的鳜鱼送去给加工企业。
  30年前,刘秋星拥有一个养猪场,精心打理下,养猪场的收益一直很乐观。随着黄山市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养猪产生的气味有悖于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理念,于是刘秋星毅然决然地放弃养猪场,转向鳜鱼养殖赛道,全力支持家乡生态旅游的发展。“经过了解,鳜鱼的市场价格一直很稳定,养猪场还留有不少的水塘,改造一下正好养鳜鱼。”刘秋星说。
  从头开始的难度可想而知,首先就是养殖技术这一难题。“2022年我开始规模化养殖,增加了大型水产养殖桶进行鱼苗孵化,这样可以高效地控制鱼苗的孵化环境、温度,而且桶内的氧气可以人工干预,随着鱼苗的多少来调节氧气含量,节约成本,快速出苗。”
  据刘秋星介绍,鳜鱼的名气虽大,但因为气候的关系,黄山本地鳜鱼占比极少,全靠外面进口。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鱼苗,刘秋星满脸无奈:“我们农业贷款最难的就是没有抵押物,普通的信用贷款额度又很低,资金方面根本不够。”
  建行安徽黄山分行了解这一现象后,立即与黄山屯溪区政府商议合作事宜,通过半个月的深入调研,决定以鳜鱼为切入点,创新贷款产品“鳜鱼贷”,嵌入政银担平台。“鳜鱼贷”推出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秋星就获得了500万元额度,彻底解决了资金难题。
  “感谢建行的雪中送炭,不然我的渔场可能真的没法这么顺利地运转起来,今年准备再和建行贷款100万元,多买几个养殖桶,扩大一下产量。”刘秋星笑着说道。
   “蓝莓贷”结出幸福果
  怀宁县地处北纬30°附近,属低山丘陵地貌,生态优越,物种丰富,气候湿润,土壤有机质高,是蓝莓种植的天然基地。
  作为长江经济带最大的蓝莓产地,怀宁县内有10.5万亩山岗丘陵地区适宜蓝莓种植。通过综合服务,建行安徽省分行量身定制一揽子方案,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统一经营、农户种植、蓝莓深加工和乡村旅游等方面。建行怀宁支行因此新增项目贷款授信9.6亿元,普惠贷款2亿元。安徽省分行不仅在政府百姓层面获得了“面子”,同时也收获了乡金企业服务的“里子”。
  说到农产品专项帮扶,建行怀宁支行的杨行长表示:“我们创新了蓝莓专项项目贷,因为蓝莓特殊的种植过程,我们制定了针对蓝莓产业的放贷计划,最长还贷期限可达8年。”这个机制拉长还款周期,大大减轻了农户的经济压力,可以让农户更好地把精力放在蓝莓种植的每一个环节中。
  经历了从“试种培育、规模化推广、三产融合发展”三个阶段,怀宁县形成了良种繁育、规模采摘、休闲采摘、预冷保鲜、精深加工、品牌营销、观光旅游和运输包装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一二三产业链条。曾经漫山遍野黄土地的黄墩镇,如今已变为枝繁叶茂的蓝莓种植园,昔日的“黄泥巴墩”变身“安徽蓝莓第一镇”。
  将裕农送去田间地头
  茶山遥望与天连,薄雾如纱罩翠田。
  清晨,舒城县晓天镇苏平村,绵延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新茶上市正当时,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弥漫着清香的茶味,茶农余本林卸下身后的竹筐,满满的都是当天采摘的鲜叶,按照公司的定价,今天能拿到500多元的收入。
  从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现在茶园逐步增产,余本林喜不自禁:“有了技术,有了销路,国家的好政策和建设银行的帮扶让我们有了盼头,现在光靠茶叶,每年都能多赚近万元。”
  舒城小兰花茶产自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这里是大别山的余脉,其主要的产地在舒茶、晓天、汤池等地。舒城县地处北纬31度,属江北茶区,气候温润,昼夜温差大,适宜种茶。
  茶农世家的余本林说:“我们这里高山云雾出好茶,喝过的没一个说不好的,但是山太高了,我家海拔都超过800米,过去想要快速便捷地和外界联系特别难,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茶销不出去,没收入,也心疼好茶被浪费。”
  下沉服务重心,将金融服务送去田间地头。“‘裕农通’是我们建行打造的一款助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户们可发布自家的特色农产品。”建行舒城支行的客户经理向余本林介绍道。在与客户经理的沟通交流中,余本林打通销路的想法与建行“特色助农”服务理念不谋而合。经过和当地村委进行沟通,余本林把自家茶叶上传到裕农通平台上。建行舒城支行也积极配合带动,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多渠道进行宣传,茶叶销量快速增长,也获得客户一致好评。
  “以前我们平均得比山下的茶晚十天才能上市,因为信息交流不畅,很多时候等到我们的高山茶可以售卖的时候,大部分赶着买新茶的客户都已经购买完成,现在有了建行裕农通平台的帮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这个高山茶品种,宁愿晚一点,也要等口感更丰富的高山茶了。”余本林打开裕农通平台高兴地说道。
  现在的余本林一家,茶园面积已接近50亩,光茶叶上市季就可增收近万余元,“有了好的销路,我们家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地出去卖茶啦!”余本林激动道。
  丰收季砀山梨花开
  秋天,硕大的梨子挂满了枝头,周阿康正忙碌着指挥工人们把梨子一箱箱摆放整齐,以便装车运输。放眼望去,十里八乡的村民头戴草帽,腰挎竹篮,正喜气洋洋地采摘果实,这是家家户户的丰收季。
  “我们家乡的砀山酥梨早在明、清时就被列为贡品,酥梨酥脆爽口,入口即化。”周阿康介绍道,自古盛传:砀山梨,皮儿薄,落到地上找不着。周阿康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砀山人,祖祖辈辈都在种植梨树,“虽然现在经济形势发展好了,砀山的产业不止种梨,但我还是想把这门手艺和祖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下来,就接手了家里的种植园。”
  周阿康刚刚接手时,仅有一片小小的梨园,因为规模小,每年的利润非常低。年轻的周阿康很着急:家里的这片梨园到底怎么发展?种植户的出路在哪?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他决定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亩产量,只有产量上去了,纯利润才能提高。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他决心好好干一番。
  “家里基本都是老梨树,生长情况都挺好的,基本不用我再干预什么。主要是需要买大量的新苗种,培育初期还要考虑到未成活的损耗,光买苗就耗费了我为数不多的积蓄,买肥料、招募工人来除草、打药等费用就拿不出来,包括后续的采摘果实、机械装车,在收果之前都需要源源不断地往里面投钱,当时我愁得经常睡不着。”周阿康说。
  扎根当地的建行安徽宿州砀山支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和周阿康沟通,从种植规划到资金贷款都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共贷款30多万元。截至采访日,周阿康的梨园承包土地已过百亩。“资金到账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觉得能呼吸过来了,好轻松啊!”周阿康满脸洋溢着笑容。
  现在周阿康的梨园,已经过了最困难的资金周转期,培育的新苗也茁壮成长。在周阿康的精心照顾下,第二年枝头就挂满了一个个黄澄澄的酥梨,“现在只要风调雨顺,梨树每年的产量都很好。”
  目前,周阿康的种植产业园运转良好,这几年的收入也支持他投资了餐饮行业。“种植是情怀,餐饮是爱好,感谢建行的第一笔贷款,让我的梨园活过来,才能一步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周阿康还将逐步扩大投资,希望能建成一个包含生态娱乐的综合性产业园。
  奋楫杨帆,才能引领潮流之先;干字当头,才能打开机遇之门。未来,建行安徽省分行将继续积极履行大行担当,联合省内16个地市支行,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新金融行动的“新主场”,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不断探索服务脱贫地区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模式,用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