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冷空气带旺“暖经济”

  游客在武威市凉州区普康冰雪大世界体验雪地越野车。(资料图片)
 
  冬季来临,冷空气带旺“暖经济”。随着气温降低,火锅、热饮等餐饮需求升温,取暖设备、保暖服饰等消费也大幅增长。同时,滑雪等季节性休闲项目成为热门选择,并带动配套装备销量大增。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维持消费市场热度,既要满足当下需求,又要培育更多消费热点。
  11月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催热了火锅、热饮、取暖家电、保暖服饰等消费。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最近两周,火锅外卖订单环比增长39%,成为订单增幅最大的品类之一。从饮品上看,名称带“热”的饮品销量环比增长50%。
  冬季娱乐项目升温也带动了配套装备销售。拼多多数据显示,酷峰Kufun、Propro、探锐Terror等国产滑雪运动品牌在百亿补贴加持下持续热销,滑雪眼镜、头盔、滑雪护具、滑雪板等在拼多多平台最受欢迎。在国货热销品牌中,11月以来,滑雪眼镜订单量同比增长69%,滑雪头盔订单量同比增长52%,滑雪护具订单量同比增长61%。
  得物App的数据显示,11月以来,滑雪装备销量比上月同期上升超14倍,滑雪服、滑雪鞋、头盔、眼镜、护具、手套等滑雪装备销量明显提升,其中滑雪护具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滑雪眼镜销量增长6倍。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记者表示,冬日消费这种季节性需求的增长有助于激发消费潜力,推动商家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
  洪勇提出,更好地满足冬日消费需求并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提升创新供给,商家和平台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于保暖、休闲和美食的需求;二是发展新业态,结合数字科技和创新理念,开发线上线下结合的特色体验项目、定制化取暖设备等;三是优化消费环境,加大对冬季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和品质,确保消费者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冬日消费乐趣。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记者表示,随着气温降低,火锅、热饮、保暖类衣物用品、冰雪运动器材等消费需求会增加,此时商家针对这些消费领域适时推出优质商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带动业绩增长,促进消费市场繁荣。但“冬日消费”是阶段性消费热潮,随着冬去春来、气温回暖,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会有新的变化。
  对于如何维持消费市场热度,付一夫认为,要多维度发力,培育更多消费热点。进一步创新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如打造主题购物节、支持夜经济发展、融入传统文化因素、营造让人耳目一新的感官体验等,更好地激发消费意愿。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