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二审择期宣判
  11月28日上午9时30分,备受关注的余华英拐卖儿童一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杨妞花等被害人及家属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到庭参加诉讼。余华英当庭认罪,仅提出了量刑过重的上诉理由。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庭审,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余华英二审当庭认罪,但认为死刑过重
  1993年到1996年期间,余华英和同伙为了牟取利益,共拐卖了11名儿童。今年9月1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对余华英拐卖儿童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余华英为牟取非法利益,多次拐卖儿童,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儿童罪。被告人余华英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虽有坦白情节,但其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应依法严惩。法院以拐卖儿童罪,判处被告人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不服死刑判决,当庭提出了上诉。
  二审庭审中,余华英对一审认定其拐卖儿童十一名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当庭认罪,仅提出了量刑过重的上诉理由;其辩护人提出余华英有坦白情节,认为量刑过重,建议从轻处罚。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提出了附带民事部分判赔数额过低的上诉理由。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出庭检察员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上诉人余华英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庭审,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被害人亲属、媒体记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旁听了庭审。
  被害人杨妞花:她竟狡辩经济紧张才作案
  杨妞花正是被余华英拐卖的其中一人。11月27日,此案被害人杨妞花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云南警方又查实一起旧案,余华英与丈夫曾在2003年从云南拐卖一名儿童至河北,余华英的丈夫王某文已于今年9月被抓获。杨妞花希望这起被隐瞒的案件能成为严惩余华英的新证据。
  庭审结束后杨妞花表示,余华英在法庭上辩护称,自己当年太年轻,而且经济紧张,才不小心走错了路。对此,杨妞花表示不认可:“你经济紧张,可是你造成我们家破人亡,我和我姐成为孤儿,我们有多困难?那时候大家都经济条件不好,别人怎么没拐卖儿童?”杨妞花说,余华英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还坚持认为判得太重。在自我辩护后,余华英在法庭上向所有被拐儿童家庭鞠躬道歉,杨妞花当庭表示不接受:“你道歉能换回我爸妈的生命吗?”
  杨妞花表示,希望法院驳回余华英上诉,维持死刑原判,给她和其他被拐儿童家庭一个公平公正的交代。
  杨妞花的代理律师、河北十力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文广表示,余华英在法庭上提交了新的证据,是她后来同居的情夫提交的证言,证明她2004年后没有犯过罪。王文广表示,这份证据很可疑:“这只是表明,目前没有发现她2004年以后犯罪的证据,她2004年以后是否真的没有犯罪,还很难说。”
  综合央视新闻、极目新闻报道 

   □相关新闻
  儿女被拐走 母亲原地摆摊27年等待孩子
  11名被拐儿童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命运的改写。27年前,罗兴珍的一儿一女在贵州都匀被人贩子余华英拐走。27年来,她在孩子被拐走的地方支起鞋摊,等待孩子归来,没过过一天的好日子。如今,罗兴珍说:以前身体好赚点钱就去找孩子,现在找到孩子了,但是孩子回到家他不认你,“人贩子给我带来多大的痛苦!”
   余华英落网之前,两个孩子始终没有消息
  2016年,《法治在线》报道了一位寻亲的母亲罗兴珍,她的两个孩子华兰和华白在1996年时被人拐走,此后的二十余年,她一直在孩子被拐走处苦守一个修鞋摊,盼望着两个孩子有一天能够回来。拐卖她两个孩子的人,正是人贩子余华英。
  除了摆摊修鞋,罗兴珍每天还要捡拾垃圾补贴家用。她的腰已弯,头已白,但是她内心的执念从未平息。
  2016年12月,贵州、广东公安机关重新为罗兴珍夫妻采集了血样,录入DNA数据库,希望早日能找到华兰和华白的消息。然而,直到2022年6月余华英落网之前,罗兴珍一直没能等到两个孩子的任何消息。
   两个孩子找到后,还没和罗兴珍正式相认
  罗兴珍说:“他们喊我放弃,不找了。我说我不放弃,我要找到我死那一天。没找到我的孩子,我就不安心。”
  2023年10月,《法治在线》记者在得知华兰和华白已经找到的消息后,再次来到了都匀。然而,此时罗兴珍的生活与七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两个孩子找到后,一直还没有和罗兴珍正式相认。罗兴珍依旧摆着鞋摊,赚着一天不到20块钱的收入,等着两个孩子回家。
  罗兴珍说:“以前身体好赚点钱就去找孩子,现在找到孩子了,但是孩子回到家他不认你,这是第一。第二,现在没有生意了,又加上身体病痛,我不知道这个事情怎么办,不知道我怎么走到这步田地来了?人贩子给我带来多大的痛苦,带来多大的悲惨,给我带来这么大的家庭破裂。”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