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安徽疾控提醒:流感进入冬春高发季
别让孩子带病上课
  11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疾控中心获悉,近期全省流感活动水平逐步增强,进入冬春高发季。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和托幼机构人员聚集,加上学生们接触密切,一旦出现流感患者,容易造成流感病毒的扩散,引起学生间的交叉感染,甚至导致流感疫情暴发。因此,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最好居家观察或就诊治疗,避免带病上课,同时将患病信息和病情进展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流感疫情易在学校及托幼机构暴发
  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我国冬春季流感流行季通常是每年的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3月中上旬左右。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其流感罹患率高于成年人,每年约为20%~30%,某些高流行季节可高达50%,且5岁以下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重症和住院的风险较高。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提示: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场所,教室、宿舍、食堂等空间有限、人群密集,同时学生之间接触频繁,容易发生流感病毒的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感染流感是校园、家庭和社区流感传播的重要推手。儿童自律性较差,手卫生和佩戴口罩均很难做到位。流感病毒一旦传入校园,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传播,造成校园流感疫情,再由感染者带回家传给家人造成社区内的传播。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居家观察
  预防方面,家长要关注孩子健康,在睡前或早起时留意孩子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发生,根据孩子的健康状况决定是否上学,避免疲劳加重病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揉搓眼睛、鼻子,不共用毛巾、手帕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戴好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保持良好心态,均衡饮食,坚持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注意天气变化,随气温变化添减衣物,避免着凉。
  疾控专家提醒,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最好居家观察或就诊治疗,避免带病上课,同时将患病信息和病情进展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对于确诊为流感的学生,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方可返校。
  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无需重复接种
  疾控专家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学生群体是流感疫苗优先推荐接种人群;一般推荐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接种,如果错过时间,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在同一个流行季,已经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不需要再重复接种。
  一旦发现发热、流感样病例在短期内异常增多等情况,学校要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配合疾控部门参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规范开展调查处置,落实病例管理、通风消毒等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学校的集体活动。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