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堰村位于金寨县槐树湾乡中部,集库区、高寒山区于一体,全村有10个村民组、705户、2540人,党员66人。产业以蚕桑为主,其次为茶叶、毛竹、天麻等,其中桑园970亩、茶叶500亩、毛竹1000亩,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1.34万元。目前全村共有51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188户583人。
发展路径
提振“领头雁”,激发新动能。借助村级换届机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优化村“两委”年龄、学历结构,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动员党员群众携手并进,共同探索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结对共建聚合力,携手奋进促发展。开展县财政局与板堰村结对共建,成立联合党支部,帮助结对村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产业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
积极争取资金,推动项目落地。争取资金266万元,用于槽坊水泥路、山岭水泥路、铜钱水泥路、村组道路、上湾水泥路、上湾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资金190万元,用于洪家湾组、折岭组170亩桑园基地、桑园基地配套设施、养蚕大棚建设;争取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等。
发展成果
农业产业发展加速发展。蚕桑产业的支柱作用更加突显,现有桑园面积970亩,年养蚕530张,产茧18.5吨,产值90余万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据统计,全村现有水泥路里程达35.47公里,基本达到户户都通水泥路。兴建铜钱自来水工程,草岭、团山、铜钱三处分散式饮水,解决了部分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全村所有群众饮水安全均得到有效保障。维修草岭、花岩、老屋、槽坊、红堰五处河堤护岸1920米等等。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有力。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动态监测网格43个,全面参与动态监测和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常态化开展预警核查,做好重点人群信息筛查;帮助77户脱贫户申报产业奖补19.9万元;开展务工信息核查332人,稳岗就业同比去年增长1%。
发展经验
党建引领是关键。村党组织是村级发展的“引领者”,是乡村治理的“践行人”,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建强村党组织,选强培优村“两委”干部,并将党员干部、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村党组织周围,发展致富。
产业发展是重点。构建“村集体+大户+农户”发展模式,形成利益联动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农户发展种养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增收致富是目的。“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农民富裕了,生活质量提高,民生保障、幸福感、满意度也会相应提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农民腰包富足了,乡风更加文明,真正实现乡风正、农民富、农村美。高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