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近8000元一件羽绒服,你会买吗?
记者探访发现千元以下价格难找;涨价是普遍趋势

  不同款式羽绒服被摆放在商场显著位置。 

  降雪叠加降温,选购防寒保暖的羽绒服成了当务之急。记者连日探访合肥多家商场注意到,试穿和购买的消费者较多,而千元以下价格的羽绒服很少。一平台数据显示,羽绒服涨价成普遍趋势,商家在“科技感”“轻薄”“充绒量”“设计”等各个方面加大相关投入,增加羽绒服的成本,成为羽绒服涨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访:购买羽绒服顾客较多
  在位于高新区长宁大道的一家商场内,记者看到某知名国产品牌羽绒服的店面较大,有不少客人正在选购。“温度太低了,给孩子选一款厚实的羽绒服。”王先生告诉记者,孩子上小学,早晚用电瓶车接送,准备购买一件长款充绒量高的。而在该品牌店外的走廊中,还推出了特卖活动,1199元,1299元,敞开的货架围满了顾客。
  在淮河路步行街的一家商场内,罗女士正在和闺蜜试穿羽绒服,“这件打过折2500多元,长点的4000多元。”店员介绍,两款均填充了鹅绒,且充绒量较高,因此价格比较贵。
  “我们逛了好几家店,短款的都要一两千。”罗女士向记者吐槽,在商场另一家不知名品牌的店内,她试的一款羽绒服也要1799元,“还是折后价。”
  来到长江路上的一家商场内,某国产品牌羽绒服的店内也是人气很足,“这两件900多,可以看一下。”店员向一对老年夫妻介绍,其它的价格在一两千,高端的则要四五千元。
   现象:千元以下价格难找
  降雪叠加降温,最直观的现象是对羽绒服销量的拉动。某宝数据显示,自12月14日起,200元-800元区间、800元-2000元区间及2000元以上羽绒服订单量与成交量持续上升,整体日环比增长超过100%。
  记者探访中注意到,在商场内除个别活动款外,羽绒服价格均在千元以上,品牌知名度较高,价格相对更高。就价格较高这一话题,记者咨询了多名导购,有导购表示“为三防面料,填充鹅绒”,也有导购介绍“有独家的发热技术”。其中一款售价近8000元的羽绒服,导购表示有“超强的御寒力”,填充的是黄金羽绒带的鹅绒。
  罗女士经过比较,选择了一家时尚女装品牌的长款鹅绒羽绒服,“打过折2100多元,但综合对比款式和填充量,价格算实惠了,网上的同款也比这个贵。”她表示,冬天的大件,还是要买品牌的,一分价钱一分货。而在探访中,记者也接触到不少中老年消费者。受访者表示,相对年轻人,款式和科技其次,厚实保暖、价格合适即可。
  数据:涨价已成普遍趋势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民购买羽绒服时间调查中,57.26%的消费者选择需要时临时购买,这种购买行为受需求紧迫性和对寒冷天气预期的影响较大。对于羽绒服这类单价相对较高的衣服,相关数据也显示,64.25%的消费者会选择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品牌专卖店进行购买。
  对羽绒服越来越贵的现象,艾媒咨询分析认为,如今的羽绒服市场一改过去臃肿且款式单一的形象,设计越来越多样,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正成为冬季消费主流,成为拥有“时尚单品”“御寒衣物”双层属性的商品。由此,商家在“科技感”“轻薄”“充绒量”“设计”等各个方面加大相关投入,增加了羽绒服的成本,成为羽绒服涨价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羽绒服成为“时尚单品”后,除去成本,附加在其上面的“设计溢价”“品牌溢价”也成为羽绒服涨价的又一重要因素。
  价格和质量,始终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近八成消费者接受1200元以下的羽绒服。线上购物平台相关数据也显示,60%的消费者对羽绒服的消费价格区间集中于238元-1120元之间,抗寒当前仍是羽绒服的主要属性,高价区间接受度尚有较大空间。
  艾媒咨询也表示,作为羽绒服商家,不能一味地抬价迭代,而失去了不同类别的消费客户。同时,羽绒服品牌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国内羽绒服技术的发展,提升中国羽绒服行业整体水平。
  据公开媒体报道,在2023/2024上半财年业绩发布会上,波司登管理层宣布将加大普惠羽绒服赛道布局。公司管理层称,未来将旗下子品牌雪中飞定位于普惠高性价比羽绒服,与主品牌波司登形成差异化布局。
   如何挑选和保养羽绒服
  羽绒服高端化、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而什么样的羽绒服相对更保暖,应该如何挑选呢?首先要查看执行标准是否为新国标GB/T14272-2021。其次,绒子含量越高越好,最高为95%。充绒量也是关键,克数越大越保暖,但太大可能会太重。蓬松度大于800即为高品质羽绒,目前最高为1000。保养方面,尽量减少水洗,局部脏了可用中性洗衣液和热毛巾擦除。洗完后放在通风处晾干,避免暴晒。收纳时不要折叠挤压,最好悬挂存放。新国标规定所有羽绒服都适合水洗,尤其推荐用滚筒洗衣机机洗。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