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楠楠自语
《三大队》 一个煽情的电影故事
  电视有《狂飙》《他是谁》,电影有《无价之宝》《刀尖》和《三大队》,有时候脑子里会一团浆糊,不是说张译不是好演员,人家在质疑声中走到今天。这还没说春节档的《满江红》呢,搁前两年得叫“张译年”,但好在除了《狂飙》的话题,所有这些作品缩写成了一部《三大队》。
  张译因为演了太多雷同的很轴的警察,被开心消消乐了。
  《三大队》是隐去了符号张译的符号电影,因为《三大队》其实是一部反英雄的电影。《三大队》不依赖张译的表演,程兵是一个符号,一个所谓的英雄,一个看似这个社会需要的人,一个其实大部分人不愿意成为也大概率成为不了的人。但凡你把一件事情推上了极致,但凡你把一个实际上不平凡的故事说得很平凡,什么东西就被架在炉子上烤了。
  原型故事也被贴出来了。你能看出来,这个故事原型,是那种真的一点都不想被关注的人,是那种并不想成为别人人生导师的人,是那种并不想出名的人。所以事情就是这样,玄奘身边并没有猴子、猪和流沙河杀人魔,少年Pi的身边没有花里胡哨的动物,程兵的身边也没有那么多同行者。他就是一个人上路,抓一个人,给自己一个交代。
  如果根据原型的故事写一篇新闻稿,或者写一篇作文,会有点索然无味,因为这就是一个“人海追凶”的故事,被拉长的时光成为一种坚持或者偏执,甚至成为一种煎熬,然后一个结结实实的悲壮的结果,甚至谈不上胜利。大家都在讨论陈思诚的投机,就像大家终于把《狂飙》还原为一个“过热的话题”。基本上,是这种刻意的告别,和真实的衰老,成就了这个煽情的电影故事。
  把一个悲伤的故事说悲壮。把一个悲情的故事说煽情。
  投机。陈思诚还是在的。当然拍电影也是一个选择题,就像程队长也不是没的选,命运也给过他十字路口,起码是三岔口吧。大家好像都选了,有实业的摆摊大哥马振坤,选择回归家庭,演老婆的高叶值得他回家,那程队长继续追捕王二勇;卖保险的说我得让孩子有希望,程队长继续追捕王二勇;更离谱的是徐一舟撞上了爱情,程队长能说啥呢,继续追捕王二勇;最后一个离开的得了大病,程队长依旧继续追捕王二勇。
  对于程兵来说,宇宙的尽头就是王二勇。
  但是即便一帮中年人像《少林足球》的各位师兄一样重聚一下,还是决定去奔赴一个信念和理想,你信吗?不是上有老?不是下有小?家有“哈雷”随便跑?这不是追凶啊,这是热血老男孩啊!这是造梦之家!到底是披星戴月的偏执追凶更震撼人心,还是一群油腻的中年人抱团取暖更煽情?和震撼人心相比,一点虚假的温情,没有任何价值。甚至,就是对尖锐的人生的逃避。
  我绝对敬佩程兵这种人,也绝对为这种人击节叫好,但这种中年男人的重燃战火的故事,实在很伤神。实际上,这些花里胡哨的改编和植入,恰恰伤害了程兵身上最震撼人的东西。这东西我不好准确地说是什么,但我觉得那东西的颜色是灰的,绝对不是最后一个敬礼,来一句三大队收队这么敷衍完成的。就像旁边看电影的大姐嘀咕的一句:
  然后呢。他怎么办?
  这感觉,在今年的神剧《漫长的季节》里也适用。
  所以真正艰难的是,一个看似的圆中真实的缺。
  这怎么可能是一个纯粹的振奋人心的故事……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