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妻子做了胡辣汤。喝着妻子做的胡辣汤,我眼前浮现出30多年前我和王景召同学一个碗里喝胡辣汤的场景。
上世纪90年代,初中三年级的我和王景召是同班同学,他很仗义,对家境困难的我很照顾,他还会写诗,书法写得也不错。我曾经在杂志上看到他发表的诗歌。我很欣赏他。因为我的学习成绩稍微比他好一点,他也佩服我。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我们吃住在校。吃食堂的同学需每个月带15斤小麦,留作食堂的工作人员把小麦换成面条后中午做面条。周末回家,从家里带馒头在食堂里馏。食堂里早晚馏馒头,因为喝胡辣汤暖和,冬天的早上,食堂里一般做胡辣汤。胡辣汤用豆腐皮、粉条、葱、姜等为原料制成,1元钱一碗。有一段时间,为了节约我的伙食费,王景召对我说:“我买一碗胡辣汤咱俩喝,你别买了。”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王景召从食堂里买了一碗胡辣汤,和我一前一后来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他把盛着胡辣汤的饭盒递给我,让我先喝胡辣汤。我喝一口胡辣汤,感觉味道真美,一股暖流遍满全身。随后,我把盛着胡辣汤的饭盒递给王景召。这样,我们俩你一口我一口地喝,直到喝完。除了我和王景召,其他几位同学也在走廊上吃早饭,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天气或功课。那个早晨,虽然下着大雪,但喝过胡辣汤后,我不再感到寒冷了,一整天我都感到温暖如春。
前进桥中学离王景召舅舅家很近,听说它升学率高,教学质量好,王景召就和我商量,问我愿不愿意去前进桥中学读书。我听他说得有道理,就答应了。
可能是抱着到那去试听的想法,我们也没与我们原来中学的班主任张老师商量,有天就各自带着半口袋馒头和被子,骑着自行车直奔前进桥中学而去。
王景召先把我带到他舅舅家,向他舅舅说明了来意。他舅舅带我们参观了他们家种的大棚辣椒,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俩。第二天,我们便来到前进桥中学上学。
前进桥中学的食堂也是馏馒头,烧胡辣汤。在前进桥中学学习期间,每顿饭都是王景召买胡辣汤,我们俩一起喝。第三天,当我们正在听课时,突然看到窗外,王老学(我们原中学的看门人)正探头探脑地对着教室里张望。我向讲课的老师示意后,走出教室,问明了缘由。原来是,张老师看到我和王景召不见了,就委托王老学步行十多里到前进桥中学把我和王景召“请”回去。我们只好打点行装,骑着自行车返回原来的中学。
如今,我们很少见面,但那一碗喷香的胡辣汤却经常在我眼前浮现。哪天我和王景召约好,请他喝一碗胡辣汤,叙叙旧,使友谊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