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2023华语院线电影盘点
  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逼近540亿元,日子过得还不错。从春节档就是高开高走,虽然《满江红》褒贬不一,但是我觉得张艺谋算手法犀利的;虽然《宇宙探索编辑部》和《河边的错误》在科幻和罪案的方向上都没太能给各自的类型加持,但起码都是不错的文艺片。很多电影,通篇看遗憾非常多,但拆开看,却又留下了一个个重要的注脚,譬如《涉过愤怒的海》和《八角笼中》。我个人最喜欢的电影,当然是《长安三万里》和《年会不能停》。
  《流浪地球2》
  刘德华打开门的那个瞬间
  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虽然立意上和《三体》还是相差长安三万里都不止,但它确实点燃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希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2023年的春节档,《流浪地球2》没有拉胯,开场的太空电梯就直接飙出了高音。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电影在视觉和情感上的双重架构。一个原本不被看好的典型“软科幻”的架构,生生被拍出了情感上的共振感。尤其是刘德华的角色,在电影的最后成为执着的“数字生命”,他推开女儿房门的那一刻,《流浪地球2》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实体生命的数字化流浪,就这么开始了。
  《涉过愤怒的海》
  多么痛的领悟
  如果从最终完成的表达力度上说,《涉过愤怒的海》绝对是年度最狠的电影,愤怒的情绪是可以量化的,但是愤怒之外无法挽回的悔恨,就是黄渤砸开保养得非常好的老柜子的那一幕,看到过去和现在隐秘的联系,看到自己究竟是如何失去了女儿,这一段真的,看得人头皮发麻。
  不被爱的小孩,不懂爱的大人。周迅和黄渤还是能对上劲的,真正的看点还是对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拷问。每个看完电影的人都应该自省,自己爱一个人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可疑,打开爱的方式是不是可以改进。
  《长安三万里》
  中年观众的精神高潮
  中国动画,太久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面向成年人创作的作品。影片两条明线——高适和李白,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入世之路。作为“灵魂伴侣”的李白对着高适喊: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作为一个中年观众,你可能很难不喜欢看上去比李白更失意的高适;作为一个中年观众,你同样可能很难不喜欢看上去比高适更无所适从的李白。长醉不醒的李白一定给高适投下过巨大的心理阴影,而长年清醒的高适也在步履不停的征途中看到了人生的底片: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河边的错误》
  看电影不是看个对错
  魏书钧导演,这几年是一个奇幻的存在,虽然不是主竞赛单元,但是和欧洲电影节有着千丝万缕神秘的联系。《河边的错误》搬出来的是余华。整部影片充斥着胶片的质感,红色桑塔纳,场景的设置,很容易将人带入到那种时代的氛围之中。派出所在影院办公,幻境中,在电影院里看着情节的闪回。
  虽然还是语焉不详,确实需要语焉不详,朱一龙完成得也不错,不过我担心这种电影演多了,他会不会慢慢变成秦昊。余华说到自己的短篇小说集《现实一种》,尤其是里边的《河边的错误》,说这个不好拍。现在不好拍也拍了,拍得好不好也没个准数。
  《宇宙探索编辑部》
  心是孤独的猎手
  我们说话做事,往往是留白不够。因为留白不够,因为给不被理解的生活的宽容不够,因为太想上价值而显得诗意的模糊性不够。雪花点是宇宙的余晖,最让人感动的是,杨皓宇和大部分演员,在这样一部显然更偏重诗歌而不是偏重科幻的电影里,演出了某种信念感。
  一个随时瘫倒在地的诗人,指出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很像2001年凯文·史派西带来的《K星异客》,那同样是一部没有特效的科幻片,他们的落脚点,都是善待你身边的人,在你失去他们之前。这是大部分中国导演没有走过的路,是电影市场化以来的余晖。我愿意叫这部电影“心灵捕手”。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姜子牙不仙苏妲己不媚
  这个剧本的高级点在于,它没有魔改故事,而是相当古典主义地完成了君臣父子的讲述,以及天道轮回的话术,看到最后,甚至觉得狐妖是深爱解救了它的殷寿的,而真正邪恶的被王权异化的是殷寿自己。所以苏妲己其实是一个背锅侠,从来都是人祸,是每个人的心魔,是费翔的角色渐渐变换的面孔。姜子牙不仙,苏妲己不媚,好像也成了。
  铺陈阶段,野心勃勃,算得上是精良大制作,与“流浪地球”这个IP一起,分别面向过去和未来。《封神第一部》绝对是口碑逆袭的良心作品,它的最终呈现证明,乌尔善这个导演,确实在埋头苦干,认真讲故事认真做电影,认真想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力量的代表。凭空构建一个封神宇宙,工程量巨大,这种口碑逆袭的过程能看到导演坚持的能量,到最后你会觉得,费翔演纣王意外又惊喜,简直是咸鱼翻身。结尾惊鸿一瞥的“特效将至”,让后面两部封神也看到了曙光。
  《八角笼中》
  以话题电影来讲算友好的
  话题电影是2023年院线电影的一股潮流,从《孤注一掷》到《八角笼中》,有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噱头,有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的社会属性,话题自带流量,跟风的也不少。王宝强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可能不是科班出身,可能不是正统电影人阶层,《八角笼中》有点俗,但王宝强以真诚取胜。不藏拙,犯了错挨骂,站得也直。
  《八角笼中》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超前大规模点映。这个风气,确实有扰乱市场的嫌疑,在《八角笼中》正式公映那天,它已经拿到了4亿元。
  《保你平安》的《三大队》
  其实说的还是一股劲

  《保你平安》说的是,这个时代造谣成本太低,以至于我们说一句伤人的话从不知道对别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大鹏演小人物有一手,而且特别可信。电影嬉笑怒骂之间,点到了主题,一个卖墓地的杀马特“千里追凶”,卖墓地的目的,无非是希望世间所有的真相都有被照亮的一天,希望所有人都被善待。
  普通人的能量有多大——《保你平安》千里追凶还不够,还得有《三大队》的程队给时间线拉长一些,虽然我对中年男人抱团取暖的设计颇有微词,但是程队缉凶的缩略描写,确实有震撼人和感动人的强力。和卖墓地的大鹏寻找造谣者不一样,程队耗费了半生。是时间赋予了事件意料之外的价值,我们都被某些瞬间感动了,被那股劲点燃了,但我们真的想成为并且能成为他们吗?
  《满江红》
  驾“小”车踏破贺兰山缺
  你不能否认,首先张艺谋导演是个色彩和形式的大师,巷道里的长镜头,配上豫剧,可不就是戏,那节奏带动你的心跳,不容易瞌睡。戏里有戏,从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下手,作为一个创作者,其实是需要勇气的。不得不说,最后那个替身的反转设计,还挺巧妙的。不是雄浑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而是开着小车梳理历史故事可能存在的缺口。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导演,还有这样的活力和激情,在这样一种原本没有什么空间的故事里,寻找讲述的角度和方式,是张艺谋值得尊重的地方。
   《年会不能停》
  击中上班族emo痛点
  中国电影表达比较差的语境是城市的当下。好吧,实际上我也是这两天才意识到,大鹏和白客,这是关于中国最早的两位网剧大佬突然合作的历史性时刻,而且你不得不说,相比较《年会不能停》片中王迅的那种喜剧表演方式,大鹏和白客,真的就只能用高级来形容了。反正我安利了几个朋友看完点映之后,还没有不点赞的。
  其实《年会不能停》击中了很多热点和年轻打工族的痛点,这些因素非常有可能让影片在点映的过程中积累口碑,最后实现跨年前后的黑马变身,恕我直言,虽然有梁朝伟和刘德华,但是我真的对《潜行》和《金手指》一点都不感兴趣。《年会不能停》和冯小刚当年的《手机》《大腕》一样,都是现实主义力作。因为这一年,在电影院,我就没这么开心过。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