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水运:安徽投资600亿元实施40个项目
  本报讯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安徽省水运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了解到,安徽将树立“向海而兴、借船出海”的开放意识,谋划实施40个总投资近600亿水运项目,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水运体系。
  安徽地跨南北、承东启西、襟江带淮,境内八百里长江和八百里淮河穿境而过,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位居皖中,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的省份,发展水运条件和区位优越。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01条,河流长度3.0万公里,河网密度0.21公里/平方公里,居全国前列。全省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128个,常年水面面积3487平方公里,其中常年水面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22个。
  随着江淮运河的全线试运行,安徽正式形成“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的新格局,水运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机遇。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5775公里,居全国第7位;四级及以上干线航道共1831公里,居全国第5位,县级区域通达率63%,通江达海水运大通道基本形成。据统计,去年1-11月,我省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1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7.78万标箱;水运外贸吞吐量1642.79万吨;水路货运量占综合交通运输比重35.59%;集装箱铁水(海)联运完成26万标箱,同比增长30%。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坚持港产城园一体化发展,以港口为枢纽,构建高效运转的多式联运体系,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芜湖、池州、铜陵、蚌埠、阜阳等5个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壮大产业规模,培育船舶特色优势产业。协调推进芜太运河、水阳江、新汴河等长三角省际航道加快贯通,全面融入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深化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长三角港口合作,打造“一核两翼”集装箱运输体系,相继开通芜湖、合肥-上海、郑蒲-福州、芜湖-俄罗斯等航线,开通江淮运河集装箱航线。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