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1版
发布日期:
检察综合履职 助力打造巢湖名片
  本报讯 畅通协作机制、凝聚生态保护合力,创新监督手段、助力高质效办案,延伸监督职能、推动综合司法保护……2021年以来,巢湖市检察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的嘱托,主动把检察工作融入巢湖生态保护大局,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日前,该院相关经验做法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认为“值得借鉴”。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巢湖时,作出“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的重要指示,为绿色美丽巢湖建设指明了方向。巢湖市检察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公益诉讼为切入点,聚力打造“生态检察”体系,持续助力巢湖湿地生态保护。2022年,该院《践行“党建+生态检察”,助力合肥最好名片打造》,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机关首批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
  为凝聚生态保护合力,该院依托“府检联动”机制,积极推动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双向衔接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全程跟踪等制度,规范不起诉案件移送行政处罚流程。2021年以来,该院建议巢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3个部门移送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8件,将7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并通过《检察意见书》督促行政机关对不起诉对象予以行政处罚。
  在检察机关内部协作上,该院一方面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行政检察优势,持续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2021年以来共起诉非法采矿等破坏生态类刑事案件17件92人,均获有罪判决。另一方面,由合肥市检察院牵头,与巢湖周边的其他4个基层检察院建立起环巢湖流域公益诉讼检察区域一体化协作机制,重点打击非法排污、非法捕捞等有组织、跨区域违法犯罪活动。
  该院还创新监督手段,与巢湖市政协共同建立公益诉讼检察“五员”(公益问题观察员、公益共治协作员、公益办案监督员、公益诉讼研究员、公益保护宣传员)工作机制,通过聘请187名市、县两级政协委员担任“五员”,推进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协同联动,推动小餐饮食品安全、农业污染等19项公益问题整改取得实效。为确保检察建议刚性监督,该院推动将检察建议回复、采纳工作纳入行政机关年度考核,依托党委、人大监督督办机制,督促被建议单位完成整改验收,进一步提升了办案效果。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计划全面启动后,该院聚焦渔业资源保护,针对存在的非法捕捞问题开展专项检察监督,建立起“公诉+公益”专案办理机制,做实打击犯罪与生态修复双赢,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司法保护。2021年以来共起诉非法捕捞案件26件105人,均获法院有罪判决支持;立案公益诉讼132件,履行诉前程序66件,提起公益诉讼14件。
  该院还聚焦生态湿地修复,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河道漂浮物污染、乡镇污水处理厂、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与住建、生态环境部门对接,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1份,督促相关污染物清理。同时,以企业合规工作为契机,探索“生态修复+企业合规+碳汇赔偿”模式,在充分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同意涉案企业以认购碳汇方式替代履行惩罚性赔偿责任,并通过调解方式实现全部诉讼目的。在办理巢湖某矿山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破坏生态民事公益诉讼案过程中,针对15.9亩国家公益林被破坏,该院依法督促涉案企业履行生态修复责任,自愿认购1112吨经核证的林业碳汇,并被验收合格。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