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安徽自贸试验区“成绩单”发布
2023年前11月实际使用外资55.2亿元,同比增长30.8%;10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本报讯 1月5日上午,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方旭介绍了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2023年以来,省自贸办会同47家成员单位、3个片区以及13个联动创新区发挥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探索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带动全省主要开放经济指标提级进位,有力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大局。
  安徽自贸试验区持续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成效显著,成为推动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2023年前11个月(以下统计时间相同),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额1798.6亿元、同比增长9.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9.7、1.2个百分点,带动全省进出口总量跃居全国第9、中部第1,带动全省进出口增速跃居全国第7,稳居长三角、中部第1,增速在全国前十大外贸大省中居首位。带动全省机电产品出口3297.6亿元、同比增长23.3%,占出口总值的68.4%。其中电、光、锂“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64.9亿元、同比增长16.5%。
  安徽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55.2亿元、同比增长30.8%,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0.8、20.5个百分点。
  着力打造高水平开放枢纽,推广“联动接卸”“直装直提”等模式至合肥港及沿江一类口岸,开通全省首条集装箱外贸直航航线(芜湖—俄罗斯)。首次开通合肥至芝加哥(洛杉矶)、伦敦2条“第五航权”执飞航线,启用长三角国际航空合肥物流分拨中心,合肥国际货运航线增至8条(芝加哥、洛杉矶、仁川、大阪、阿姆斯特丹、达拉斯、纽约、布鲁塞尔)。开行至连云港海铁联运班列,推进“铁路快通”模式应用,畅通中欧班列出运快速通道。中欧班列(合肥)全年累计开行868标准列、同比增长13%。
  安徽自贸试验区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截至2023年底,累计形成19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2项为全国首创,1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7项入选商务部研究院2023年全国创新案例。
  发布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通报对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周年的评估情况。获批建设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四分之一的进出口额,以及近四成的利用外资,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初步实现了国家所赋予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